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
1.OHSS的分度: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分类
轻度 东莞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王彬 | 中度 | 重度 | 危重 |
I:腹胀和不适 II:I级症状加恶心、呕吐和(或)腹泻 卵巢不同程度增大, 直径≤5cm | III:轻度OHSS症状加重 腹水的超声证据 卵巢直径5-10cm | IV:重度OHSS特征 腹水的临床证据 V:血细胞比容≥45%(比基线升高≥30%),WBC≥15×10^9/L,少尿,血肌酐1.0-1.5mg/dl,肌酐清除率≥50ml/min | VI:张力性腹水+/0腹水 血细胞比容≥55% WBC≥25×10^9/L 肌酐≥1.6mg/dl 肌酐清除率﹤50ml/min 血栓栓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2.OHSS的预防:
1)警惕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2)调整促排卵方案:如长效GnRHa加强降调节,推迟Gn的启动时间;低剂量Gn渐增方案或渐减方案;GnRH-ant方案;
3)控制外源性HCG的应用:①取消周期、取消或减少HCG使用;②GnRHa或重组LH替代HCG诱导排卵;③采用黄体酮代替HCG进行黄体支持;
4)“coasting疗法”或延迟HCG的注射:即对于OHSS高风险患者,出现腹部不适、大量卵泡募集(每侧发育的卵泡大于10个)、血清E2>18350pmol/L,优势卵泡达16-18mm时,采用coasting疗法:停用Gn,继续使用GnRHa 1-2天,直至血清E2降至安全范围,即9177-13760 pmol/L以下再使用HCG。
5)单侧卵泡提前取卵:HCG后10-12小时,先取一侧卵巢的卵泡,36小时后取另一侧;
6)单胚胎移植或取消移植而行全部胚胎冷冻;
7)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性治疗。
3.OHSS的治疗
治疗原则:轻度观察,中度适当干预,重度积极治疗。高度重视呼吸困难,尿量减少、下肢水肿、头昏、麻木、 神经症 状。严重OHSS必须住院治疗。
1) 首先注意精神鼓励,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注意休息,避免体位剧变,防止发生 卵巢破裂 或扭转;适当活动四肢,防止血栓形成;禁止盆腔检查、腹部重压;少量多次进食高蛋白食品。
2) 监护:液体出入量、腹围、体重及生命体征;及时监测血常规、血细胞比容、凝血功能、电解质、肝功能、肌酐、尿素氮及血流动力学检查;妊娠试验及腹部超声。
3) 纠正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维持体液外渗期的血容量,及早纠正低血容量;依据病情扩容,使用白蛋白、右旋糖酐40,慎用利尿剂。血液浓缩、 高血压 、低钠血症时,禁用利尿剂。OHSS患者有高钾低钠血症倾向,不主张使用林格液,可补充生理盐水。监测酸碱平衡和血凝状态;病情稳定后,停止补液;严重少尿患者,在充分扩容前提下,静滴多巴胺,扩张肾血管,增加尿量,改善肾功能。
4) 预防血栓 重度OHSS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必要时肝素抗凝,防止血栓形成。
5) 胸腹水的处理 腹腔穿刺腹水引流指征:腹胀造成严重腹部不适或疼痛;肺部受累(持续呼吸急促、氧分压降低、胸水);肾脏受累,对药物疗法反应不够(持续的少尿、血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操作需在超声监测下进行。多数胸腔积液可自然吸收,严重胸水可穿刺放液,注意肺部并发症及ARDS的发生。严重者腹穿时可同时抽出卵巢黄素囊肿液,减少进入血液循环的E2量,但注意合并妊娠时易因激素水平骤降而致流产。反复放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 其他药物 有学者使用6%羟乙基淀粉(HES)取代白蛋白;糖皮质激素如波尼松龙,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免疫球蛋白有助于感染的预防;肝素钠皮下注射防止血栓形成。
7) 一般增大的卵巢不必手术可自行消退,但需注意卵巢囊肿破裂、出血或扭转,以及异位妊娠的发生,必要时手术治疗,应尽量保留卵巢。
8) 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先兆时,应果断中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