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虹,张清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广东 广州 510120)
摘要 :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的处理方法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生殖中心的83例有输卵管积水病史者行IVF-ET治疗的99个周期,按输卵管积水的处理方法分为四组:A组,IVF-ET前行输卵管造口术54个周期;B组,IVF-ET前或过程中在B超引导下抽吸积水的30个周期;C组,输卵管积水未作处理的15个周期;D组,同期因其它输卵管因素行IVF-ET治疗的177个周期。结果 C组获卵数最少,低于A、D组 (P<0 05);A组的植入率(37.8%)和临床妊娠率(60.3%)最高,且与B、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5)。B组的植入率、妊娠率虽比C组高,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C组的流产率最高40.0%,但与其余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IVF周期中发现输卵管积水会对IVF-ET的胚胎植入构成不良影响,并增加流产的发生,对输卵管积水进行适当处理,有助于提高胚胎植入率,改善妊娠结局。较之B超引导下的积水抽吸术,输卵管造口术的治疗效果更好。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张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