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 骨质疏松 日”。据2006年调查,我国50岁以上人群 骨质疏松 症患病率女性为20.7% ,男性为14.4%。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黄建林 骨质疏松 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知道吗,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近1亿人发生 骨质疏松 骨折 ,平均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 髋部 骨折 1年内 20%死于各种并发症,50%致残。 你更不知道的是, 骨质疏松 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 青年、甚至儿童也可能是患病人群! 如何才能延缓骨量的流失?有约君替你请教了专家—— 你的骨头松了吗? 别等到 骨折 才发现 “ 骨质疏松 是因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而易致 骨折 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建林介绍,然而, 由于骨量的变化平时很难被察觉,时常在发生 骨折 时这种疾病才被发现和诊断。 黄建林介绍, 骨质疏松 性 骨折 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 骨折 ,是 骨质疏松 症的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 性 骨折 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最常见的是椎体 骨折 。 目前在我国, 骨质疏松 的诊断率尚需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 即使患者发生了脆性 骨折 (椎体 骨折 和髋部 骨折 ), 骨质疏松 症的诊断率仅为2/3左右,接受有效抗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者尚不足1/4。 扎根临床一线多年,黄建林发现,一些老年人对于这种疾病的认识并不足够。有一位河南来广州陪女儿生活的母亲,多年来胸部腰部疼痛,一直认为是老人病,不需要理会,直到有一天穿衣服转身突然剧烈疼痛,到医院诊断已是严重 骨质疏松 症合并胸椎压缩性 骨折 。专家提醒,如果早介入治疗, 骨折 致残致死的危害可以大大减少。 此外, 风湿病 病人常易患 骨折 疏松,特别是长期用“土方”的患者 ,一些民间治疗关节痛的偏方,多含有皮质激素,长期服用容易导致 骨质疏松 。 怎么判断是否 骨质疏松 需就医? 医生提醒:如果你开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感到疼痛;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地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剧痛;驼背,背部渐渐弯曲;身高变矮,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刻到医院检查诊治, 检查骨密度 了解是否已经患上 骨质疏松 症。 疑问: 年纪大了骨量减少 真的需要治疗吗? “在临床上,时常有患者疑惑,年龄大了,身体代谢变差,骨量减少了也正常, 骨质疏松 这种病还需要专门治疗吗?治疗好难道骨量就会增长回来吗?对于这些认识的误区,是很需要科普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的。”专家指出。 我们的 骨骼由皮质骨和松质骨构成 ,可以比作一栋大楼,骨骼中有两种细胞,一个叫 成骨细胞 ,可比作“建筑工人”,另一种叫 破骨细胞 ,可比作“拆屋工人”,它们均在不停地工作。破骨细胞对骨骼进行“破坏、挖掘”,造成骨丢失;成骨细胞对骨骼进行“建设”,并填好破骨细胞挖掘留下的“坑”,可造成骨形成。正常情况下,“破坏”和“建设”是处于平衡中。 也就是说,我们的骨骼每时每刻均在变化中,今天你的骨骼和昨天的骨骼是不同的。 而绝经后的女性, 成骨细胞没有完全填满 破骨细胞挖的“坑”,因此 留下了空隙 ,空隙不断增加、积累,最终表现为骨质的大量丢失,骨的抗负荷能力下降,便增加了 骨折 的风险。 “ 更年期女性的最大骨丢失发生在骨松质部分,所以富含此结构的骨骼(比如椎骨)就变得更加容易 骨折 ,这解释了为什么更年期后的第二个10年中椎体 骨折 事件增加。骨皮质的丢失来得比较迟,最终造成富含骨皮质的骨骼如髋部的 骨折 风险增加。70~80岁老年人髋部 骨折 率明显增加。”黄建林表示。 目前临床研究均已表明,经过合理的抗 骨质疏松 的治疗后,这种成骨和破骨的不平衡是可以逆转的,例如,使用二磷酸盐制剂后,破骨细胞的活性可以被抑制,“拆屋工人”不工作了,“建筑工人”的工作成果会逐渐被显现出来,表现为骨密度会缓慢上升或不再下降, 骨折 风险也有下降。所以, 骨质疏松 是需要治疗的。 目前有专家认为,骨密度检查应作为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健康体检的一个常规项目。 如果发现骨量减少较快,即可开始干预,包括补充钙质,激素替代治疗,尽量减少骨量丢失。 骨质疏松 较多的人则应进行药物治疗,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促进骨量增加。 提醒: 长期不运动 儿童也会 骨质疏松 值得关注的是, 骨质疏松 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 随着近年来年轻的都市女性中患 骨质疏松 的人越来越多,乱减肥、怕日晒、少运动是主要原因。 而在儿童群体,也有这种“沉默的杀手”的影子。 “ 个别儿童长期不运动,或是乱用妈妈激素类化妆品等,也有可能导致 骨质疏松 。 ”中山六院儿科郝虎副主任医师介绍,儿童 骨质疏松 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者都是通过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的机制而致病。 继发性 骨质疏松 有多种原因,例如有营养性 骨质疏松 症,当营养物质不足时,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骨矿化,导致骨密度下降,现在物质丰富,除了机体自身原因,这种类型的 骨质疏松 已经比较少见了。 废用性 骨质疏松 症,因机体长期制动,如瘫痪儿童骨骼负重缺乏和肌肉收缩减少,机体出现骨量丢失。此外还有激素相关以及药物性 骨质疏松 症。 郝虎提醒,像儿童长期呆在室内不运动、激素类服药导致的 骨质疏松 ,有的可能程度比较低,但是对于生长发育影响大,要提高警惕,引起重视。 预防三步曲: 多晒太阳 适当运动 每日补钙 专家提醒,要预防 骨质疏松 ,最简单实惠的办法就是: 1 晒太阳 维生素D是目前人类不能靠食物来获得足够补充的营养素。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一般来说, 如果每周能累计晒太阳三四十分钟,并让身体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 2 规律运动 对成年人来说,加强运动可减少骨量丢失,增加肌肉强度和动作的协调性,骨的生长可能得到特别的调节。 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运动,总体钙增加。中老年人可每周进行强度较低的运动、如爬山、打太极等等。 中山六院康复医学科林阳阳主治医师介绍,防治 骨质疏松 ,老年人平时的运动训练也很重要,具体可以从有氧、力量、抗阻、平衡四个方面进行康复治疗。“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打太极、骑自行车、快步走等,抗阻训练推荐使用弹力带,老年人可以在医院康复科先进行专业训练,再在家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更好地从生活训练上入手,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 。” 3 合理饮食 注意补钙 骨质的主要成分是来自饮食中的蛋白质、钙等物质,虽然还有其他原因引发 骨质疏松 ,以合理的饮食来满足骨酪上需要的成分是首要任务。粮、豆、肉、鱼、菜等适当搭配,并经常更换品种并增加富含钙食品的摄入。 2017年版的中国 骨质疏松 指南指出:充足的钙摄入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专家提醒,日常饮食中我们对于钙质的摄入不够重视,可以多补充牛奶制品的摄入,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以考虑给予钙剂补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简文杨、李饶尧 编辑:李津 图:视觉中国、网络资料
腰痛、背驼、变矮……全球每年近亿人因这种病骨折,青年儿童 (转载)
2018-10-20 21:54 发布
上一篇: 靠饮食控制降尿酸靠谱吗?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转载)
下一篇: 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怎么治疗? (原创)
医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