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上经常让我陷入尴尬境地是试管移植病人的保胎。时常有病人坐下来就说 “我今天第一次做了试管移植,来请你给我保胎”;当然也有病人说“我已经是第5/6次移植了,请帮我保胎”;还有病人会要求开某种网上看来的药物。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侯巧芳
相信从事生殖、保胎的医生都会理解我的感受,前一种情况简直是蜜汁尴尬!第一次移植要保胎??!!不保,你怎么会知道病人后面不会出现生化妊娠、胎停,毕竟现在自然流产概率辣么高。保,这不符合医疗常规啊 ......
所以试管病人是否该保胎,什么情况下该保胎??
我的观点 试管病人是否该保胎、怎样保胎 : 最基本原则是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1. 是否应该保胎: 首先是生育史,有没有过自然妊娠时出现自然流产、胎停、生化妊娠、死胎等病史;有没有过反复移植失败病史;是否有胚胎极其珍贵的情况;如果有确实应该积极保胎。其次是其它和生育有关的疾病史,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 糖尿病 、 高血压 等。再有就是化验检查有明确认识不良因素的。而 对于年轻的、没有不良孕产史的女性,生育本就是自然过程,不建议过度干预。
2. 高龄妇女保胎 : 高龄试管孕妇很多背后往往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各种原因失独、再婚、反复妊娠不顺利占到很大比例;因政策原因 80-70年代追二胎也有一定比例。这类病人对于妊娠成功的渴求更高,但是临床成功率却难承其望。原因之一是年龄越大的女性受孕率越低。试管婴儿的研究累计经验:小于35岁的女性试管婴儿抱婴率为41.5%, 35-40岁为25~30%,41-44岁约为5~10%,大于45以上的女性为1%。原因之二是因为自然规律下,流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试管妊娠见到胎心后,小于35岁女性中再发生胎停及流产的几率是10左右%,35-40岁为15~20%,40岁以上大于30%。因此,高龄妇女保胎必须明白,年龄是硬伤,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
3. 怎样保胎: 再神的医生也不是上帝!医生只能够改善胚胎发育条件、优化胚胎境,最终仍然是胚胎自己去生长发育。
(1) 用哪些药物?: 目前常用的保胎药物主要包括性激素类、免疫调节类、抗凝改善微循环类、促进糖脂类代谢等,几大类如果列下来会能有几十种。 保胎的原则是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能少用药就少用药;保胎的关键是识别哪些人需要保胎、应该用什么药、用多长时间的问题。 怎样把握保胎和过度保胎之间的平衡点,是保胎过程中的难题。目前保胎药品,大部分 FDA分类为B和C级,除了特殊疾病必须应用外, 其它情况医生必须根据检查结果慎重选择,最大程度保障用药利大于弊。 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病人不同情况仔细甄别。所以,您最好不要问医生,为什么我病友用的 ***神药我没有用呢?
(2) 什么时候用药?: 反复移植失败或者生化妊娠患者 ,更应该关注宫腔微环境的免疫因素,移植前就需要治疗,胚胎移植后的最初两周是关键时期。 高龄患者: 高领女性整体身体状态和卵子质量是影响妊娠的主要方面,因此高龄患者应在取卵或者受孕前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运动及适当的药物治疗,从内分泌 -代谢-免疫-心理整体把身体调整到最佳受孕状态,再考虑取卵和移植。移植后再开始治疗,往往效果很有限。
(3) 除了吃药还能做些什么?
运动。目标第一锻炼身体,第二改善心态。主要是下肢运动,如跳绳、跑步等,贵在坚持! 调节生活方式。尽量避免熬夜、烟酒或者饮料依赖等不良生活习惯。
4. 目前保胎现状
医生不是上帝,保胎只是顺应自然规律!目前无论应用什么保胎药物,试管病人总会有 20%左右最终是以生化、空囊、胎停、流产结束,高龄不孕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会更低。因此,(1)不建议保胎姐妹们指名非要用某种传说中的药物,世上没有神药,没有适应征我会拒绝开;(2)直面当前医疗现状、认识生育自然现象,这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有益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