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16:18:56 作者:黄杨子
(上海观察)
摘要
团队负责人王育说,“我们的初衷很朴素,就是希望能治疗别人不能治的盆腔疾病。”
说起妇科,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子宫和卵巢。但就是如此简单的两个脏器,却因其在人体内的复杂位置——盆腔,极易导致术中出现并发症,造成患者的严重伤害。这一区域涉及到人体多个器官,与之对应的是多个科室,不少妇科医生由于脏器跨界且对盆腔解剖不熟悉,对某些涉及多脏器累及的妇科疾病经常望而却步,另外还有一些疾病处于多个科室的交界地带,即所谓的“三不管”地区,妇科医生更是无从下手,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手术不彻底或根本不敢手术,造成疾病的无法治愈。
如今,这些“三不管”边缘地带的患者有了新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王育领衔成立仁济医院南院盆底MDT团队,集合妇科、泌尿外科与普外科于一体,打破学科壁垒,持续追求创新。团队目前治疗中晚期宫颈肿瘤50余例,无一例并发症;复杂盆底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00余例、膀胱阴道瘘30余例,修补成功率达95%以上,大大改善了患者预后。王育说,“我们的初衷很朴素,就是希望能治疗别人不能治的盆腔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王育。
下定决心扫清“三不管”区域
“其实这些问题也困扰我20多年了。”王育坦言,“患者求医为求健康,作为医者,绝不能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究竟哪些疾病容易陷入“三不管”?“如有些特殊类型的疾病,比如膀胱侧窝的平滑肌肿瘤、盆腔血管的平滑肌瘤,这些肿瘤处于盆腔脏器之外的间隙里难以治疗,患者往往辗转各医院或各学科,耽误了疾病诊治。”
所幸,去年的一场手术让王育豁然开朗。一名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放疗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整整2年,她兜着尿不湿往返于北上广各大医院却无人敢接收,由于涉及膀胱和阴道两大脏器,加之放疗后盆底结缔组织已失去弹性,血供很差,修补成功率非常低。术前,王育邀请泌尿科医生共同参与手术方案的制定,大胆使用微创技术,将膀胱与阴道之间的瘘口彻底分离,并进行了无张力修补,最终手术成功。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莫大的鼓励,单一科室力量有限,遇到复杂疾病,如果能协同作战岂不很棒?”王育介绍,“如今医学发展在细分专科、亚专科后又需要一种大融合,共同探讨以寻找解决疑难杂症的办法。MDT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多学科合作的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就这样,仁济南院来自于妇科、泌尿科、普外科几个志同道合的医生走到了一起,盆底MDT团队应运而生。
探“狼窝”闯“鬼穴”的新技术
盆腔内除了脏器跨界问题外,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网络:俗称“狼窝”的闭孔静脉丛、俗称“鬼穴”的骶前静脉丛,如何从纵横交错的血管网络中成功剥离病灶、切除肿瘤?王育将达芬奇机器人、单孔微创技术等最前沿手术技术融合到治疗中来。
42岁的张女士因肛门坠胀不适前往医院就诊,磁共振检查后发现,在直肠后方后腹膜处有一个8厘米的囊肿。然而从妇科角度来看,子宫卵巢均正常;从外科角度来看,直肠也正常。怎么办?
这一次,王育打算勇闯“鬼穴”,扫清这个临床上难以突破的死角。历时3小时的手术后,团队圆满完成了腹腔镜下后腹膜骶前囊肿的完整切除,术中出血量仅为50毫升。如今,团队规模化地将单孔腹腔镜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有机整合,王育个人已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100余例,在先进技术的保证下,“狼窝鬼穴”都不再可怕。
尽管成立仅一年,仁济南院盆底MDT团队已以其技术实力与态度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其中单孔腹腔镜诊疗技术与腹腔镜复杂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技术,已被邀请参加今年10月即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第25届欧洲妇科内镜年会(ESGE)。届时,团队将在大会上作视频展示和学术演讲,展现盆底疾病治疗技术的“仁济实力”。
未来计划:推进患者快速康复模式
来回奔波于仁济东南两院区已是王育的工作常态。不同于临时性会诊,MDT团队作为一种常规性专科合作模式,每遇到一位复杂盆底患者,来自三科的专科医生从接诊到术后随访都全程参与,“打破壁垒后,原本困扰我们的问题变得不再是问题。”
近日,王育又接诊了一位40余岁的患者。她做过两次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如今发现第三次复发,且病灶压迫输尿管,造成单侧肾脏积水,肾功能不全。“如果她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一侧肾功能将完全丧失。”这是典型的妇科疾病在妇科外脏器产生影响的病例,MDT团队因此再度发挥作用,术中切除了受压的一段输尿管,并将输尿管再植于膀胱,患者最终痊愈出院。
“诊别人不能诊的病,开别人不能开的刀”,王育曾经最朴素的愿望如今已在团队的精诚配合下逐步实现。未来,仁济南院盆底MDT团队还将有怎样的动作?“除了继续挑战并做好各种高难度盆底手术,我们还希望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标准化微创手术联合快速康复的日间手术治疗模式提高患者康复速率,使她们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王育充满信心地说道。
题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王育领衔成立仁济医院南院盆底MDT团队,集合妇科、泌尿外科与普外科于一体,打破学科壁垒,持续追求创新。
2016-08-11 16:18:56 作者:黄杨子
(上海观察)
摘要
团队负责人王育说,“我们的初衷很朴素,就是希望能治疗别人不能治的盆腔疾病。”
说起妇科,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子宫和卵巢。但就是如此简单的两个脏器,却因其在人体内的复杂位置——盆腔,极易导致术中出现并发症,造成患者的严重伤害。这一区域涉及到人体多个器官,与之对应的是多个科室,不少妇科医生由于脏器跨界且对盆腔解剖不熟悉,对某些涉及多脏器累及的妇科疾病经常望而却步,另外还有一些疾病处于多个科室的交界地带,即所谓的“三不管”地区,妇科医生更是无从下手,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手术不彻底或根本不敢手术,造成疾病的无法治愈。
如今,这些“三不管”边缘地带的患者有了新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王育领衔成立仁济医院南院盆底MDT团队,集合妇科、泌尿外科与普外科于一体,打破学科壁垒,持续追求创新。团队目前治疗中晚期宫颈肿瘤50余例,无一例并发症;复杂盆底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00余例、膀胱阴道瘘30余例,修补成功率达95%以上,大大改善了患者预后。王育说,“我们的初衷很朴素,就是希望能治疗别人不能治的盆腔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王育。
下定决心扫清“三不管”区域
“其实这些问题也困扰我20多年了。”王育坦言,“患者求医为求健康,作为医者,绝不能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究竟哪些疾病容易陷入“三不管”?“如有些特殊类型的疾病,比如膀胱侧窝的平滑肌肿瘤、盆腔血管的平滑肌瘤,这些肿瘤处于盆腔脏器之外的间隙里难以治疗,患者往往辗转各医院或各学科,耽误了疾病诊治。”
所幸,去年的一场手术让王育豁然开朗。一名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放疗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整整2年,她兜着尿不湿往返于北上广各大医院却无人敢接收,由于涉及膀胱和阴道两大脏器,加之放疗后盆底结缔组织已失去弹性,血供很差,修补成功率非常低。术前,王育邀请泌尿科医生共同参与手术方案的制定,大胆使用微创技术,将膀胱与阴道之间的瘘口彻底分离,并进行了无张力修补,最终手术成功。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莫大的鼓励,单一科室力量有限,遇到复杂疾病,如果能协同作战岂不很棒?”王育介绍,“如今医学发展在细分专科、亚专科后又需要一种大融合,共同探讨以寻找解决疑难杂症的办法。MDT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多学科合作的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就这样,仁济南院来自于妇科、泌尿科、普外科几个志同道合的医生走到了一起,盆底MDT团队应运而生。
探“狼窝”闯“鬼穴”的新技术
盆腔内除了脏器跨界问题外,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网络:俗称“狼窝”的闭孔静脉丛、俗称“鬼穴”的骶前静脉丛,如何从纵横交错的血管网络中成功剥离病灶、切除肿瘤?王育将达芬奇机器人、单孔微创技术等最前沿手术技术融合到治疗中来。
42岁的张女士因肛门坠胀不适前往医院就诊,磁共振检查后发现,在直肠后方后腹膜处有一个8厘米的囊肿。然而从妇科角度来看,子宫卵巢均正常;从外科角度来看,直肠也正常。怎么办?
这一次,王育打算勇闯“鬼穴”,扫清这个临床上难以突破的死角。历时3小时的手术后,团队圆满完成了腹腔镜下后腹膜骶前囊肿的完整切除,术中出血量仅为50毫升。如今,团队规模化地将单孔腹腔镜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有机整合,王育个人已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100余例,在先进技术的保证下,“狼窝鬼穴”都不再可怕。
尽管成立仅一年,仁济南院盆底MDT团队已以其技术实力与态度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其中单孔腹腔镜诊疗技术与腹腔镜复杂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技术,已被邀请参加今年10月即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第25届欧洲妇科内镜年会(ESGE)。届时,团队将在大会上作视频展示和学术演讲,展现盆底疾病治疗技术的“仁济实力”。
未来计划:推进患者快速康复模式
来回奔波于仁济东南两院区已是王育的工作常态。不同于临时性会诊,MDT团队作为一种常规性专科合作模式,每遇到一位复杂盆底患者,来自三科的专科医生从接诊到术后随访都全程参与,“打破壁垒后,原本困扰我们的问题变得不再是问题。”
近日,王育又接诊了一位40余岁的患者。她做过两次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如今发现第三次复发,且病灶压迫输尿管,造成单侧肾脏积水,肾功能不全。“如果她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一侧肾功能将完全丧失。”这是典型的妇科疾病在妇科外脏器产生影响的病例,MDT团队因此再度发挥作用,术中切除了受压的一段输尿管,并将输尿管再植于膀胱,患者最终痊愈出院。
“诊别人不能诊的病,开别人不能开的刀”,王育曾经最朴素的愿望如今已在团队的精诚配合下逐步实现。未来,仁济南院盆底MDT团队还将有怎样的动作?“除了继续挑战并做好各种高难度盆底手术,我们还希望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标准化微创手术联合快速康复的日间手术治疗模式提高患者康复速率,使她们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王育充满信心地说道。
题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王育领衔成立仁济医院南院盆底MDT团队,集合妇科、泌尿外科与普外科于一体,打破学科壁垒,持续追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