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随笔-- 子宫内膜厚薄是非谈 (原创)

2012-04-14 00:23 发布

本文在我的博客同时发表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b4982701013rm4.html

     

  门诊中经常听到患者询问子宫内膜的情况,对子宫内膜给与了特别关注。其中:有刚不避孕,月月监测排卵者;有怀孕后,出现胚胎停育,自然流产者;有做试管,因内膜问题无法移植者;有移植冻胚,内膜准备多个周期无奈放弃者。凡是关注内膜问题的患者,大都让其弄得焦头烂额,焦虑烦躁,不得要领。 山西省人民医院妇科索玉平

    

      为什么患者特关心子宫内膜呢?究其原因,可能有3点。1.B超下可直接测量内膜厚度,容易观察;2. 患者对子宫内膜容易理解,听的懂,看得见。不像某些医学名词,云山雾罩。3.子宫内膜厚薄在一定程度上  ,确实影响助孕的成功率。

    

      确切的说,子宫内膜与妊娠的问题是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而日益受到重视的。在对不孕患者的B超监测中发现子宫内膜的厚薄对妊娠有一定影响。但子宫内膜的厚薄在一定程度上仅是相对而言。目前尚没有一个标准说子宫内膜薄到什么程度,厚到什么程度就绝对不孕。子宫内膜的厚薄,与月经周期有关。月经周期按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可分为卵泡期(增生期)、黄体期(分泌期)和月经期。在不同的时期,子宫内膜的厚薄和形态是不一样的。研究内膜,要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月经周期,用药情况,正在进行的治疗情况,综合分析,而不能就事论事。作为患者,就一知半解,天天研究内膜。不把头研究大了才怪呢。

     

     结合月经周期分析子宫内膜。子宫内 膜过厚,有可能是病理情况,通过 宫腔镜 、诊断性刮宫可做出诊断。子宫内膜薄, 可能是机械性损伤,病原体的 染,内分泌的失调等原因,还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在做 试管婴儿 的患者中,有这种情况:第一周期内膜并不薄,在进行第二周期或冻胚移植时内膜变薄。第一周期,糊里糊涂,以后越治越明白,什么子宫内膜的厚薄,卵泡的大小,激素的高低,无一不操心,有不把自己逼成医生不罢休的架势。甚至有的患者问,我月经第三天,子宫内膜薄怎么办?我回答:如一个孩子刚生下来,长了满口牙,不把你吓死?

   

       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过度焦虑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生理状态的紊乱,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很大。其实,由于情绪不好导致 月经不正常 的情况,在你我周围都能举出很多例子。一次内膜不好,不代表次次不好。过于关注内膜问题,会适得其反,加重内膜不好。

    

     子宫内膜的厚薄和形态,涉及到的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问题。胚胎着床的成功, 关键在于胚胎发育必须与子宫内膜同步化。所以除了胚胎的质量外, 子宫内膜容受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已成为国内外生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不少,多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经阴道超声是一种非创性检查, 方便、实用,  临床上可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内膜下血流等情况来评价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并用以指导用药方案的调整及促排卵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的选择。

    

     那子宫内膜不好,有什么针对措施吗?

    

     关于子宫内膜,尤其是排卵期子宫内膜薄,目前国内外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大多对症治疗,综合调理。如中药与西药结合;药物与手术、机械刺激结合。至今没有一种像退烧药那样立竿见影的方法面世。如何对其进行合适的有效的临床处理,  提高 试管婴儿 的成功率, 还有待于不断地探索总结。

    

     作为患者,不要纠结于子宫内膜绝对值的厚与薄,不要纠结于子宫内膜一个或两个周期的好与坏。判断子宫内膜,一般有两个标准,即纵向标准和横向标准。横向标准是与临床上所遵守的,公认的正常标准比较;纵向标准是与自己以往治疗周期所比较。对于子宫内膜较薄的患者,经过采取措施,多个周期未达到理想标准,不能作为放弃移植的理由。

    

      作为患者,对于如何调整子宫内膜到最佳状态无能为力,有所作为的是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用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心情去面对每一个治疗周期。

 

     让我们共同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HPV疫苗打不打?中国工程院院士权威解答 (转载)

下一篇: 为什么外阴越洗越痒?

医生其他文章

好孕帮医疗服务咨询

13121369230

为保护你的信息,对话将会加密,敬请放心垂询!

好孕帮助您更快好孕!

医学服务
13121369230

入群免费观看

二维码1
添加微信号,拉你进群 微信号:xiaoguwentangtang
下载二维码
引导图

预约专家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预约成功会及时通知您

郑重承诺,信息保密

预约成功

好孕帮顾问会及时与您确认专家预约时间,请保持手机畅通

*提交后,将会有专业医助与你联系,请留意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