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内残留妊娠物是流产或引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是扎根较深的绒毛或胎盘组织。如果组织比较多,残留的时间比较长,可能发生间断性出血,或继发 感染 ,或产生宫腔内粘连。对付这些残留的外来物,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处理方案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王悦
当病人拿着疑似残留的B超的时候,医生常常会给出不同的处理方案,比如观察、用药、清宫或做宫腔镜,不一而足,令人倍感神秘。那这些选择背后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请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 残留的同时是否合并大量的出血,或者有发热 腹痛 这些 感染 密切相关的症状? 如果是这样,情况比较紧急,如果不立即清除子宫内的异物,就无法止血,或无法控制 感染 ,所以要立即手术。当然后者又不同于前者,在合并 感染 的时候要避免致病菌经血扩散,因此手术不应追求彻底,更不可粗暴刮宫。
2、 残留的病灶比较大,并不出血或少量出血,但病灶与子宫壁粘连紧密甚至有植入可能。 这个时候,尽管有远期出血的风险,也不能盲目清除病灶,有时候静观其变反而是一种更好的选择。观察期间可以配合药物治疗,但最关键的还是密切地随访观察,对突发情况(如出血,如 感染 )及时进行处理。
3、 病灶虽小,但B超上提示血流丰富,或已经过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或长期的不可控制的阴道流血。 这样的残留物,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好,继续保守治疗可能会造成 贫血 、 感染 等并发症,应该选择手术介入的方式。当然是再一次清宫,还是在宫腔镜下完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HCG值得高低来进行判断。
4、 病灶不大,也无明显不适症状,B超检查仅提示少量血流或无明显血流。 可以短期观察的,或配合药物治疗帮助残留物剥脱,常用的有米非司酮、雌孕激素等。复查的时间常常为月经转归以后,大部分这样的病灶是可以脱落或吸收的。
总而言之,在宫腔内残留的异物,人体有将其排除体外的保护机制,但是如果病灶与子宫壁粘连紧密,或扎根较深,靠子宫收缩的力量就不能完全去除异物。此时,应该根据 残留物的活性(HCG值),自身的症状(出血、 腹痛 、发热),病灶的状态(大小、血流)和进一步的生育要求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求达到最大程度保护子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