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症是妇科常见病,月经实际上是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的剥脱,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正常的月经包括,正常的月经周期、正常的经期,正常的经量和正常的生理反应。上述要素中任一方面不正常,均属于月经异常。而月经周期指的是从这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第一天的时间,月经周期正常的范围是21天到35天,最正常的是28天,月经周期超过35天或者短于21天都属于不正常。经期指的则是每一次月经从出血的第一天到出血干净的时间,正常的经期是2到7天,过长过短都需要考虑是不是可能有疾病的问题。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单年春
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症。当然,影响月经失调的外在因素很多,如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饮食紊乱、营养不良、运动过度、气候或环境骤变等等。
一、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规则子宫出血
这是一个临床症状,具体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或淋漓出血。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情况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3.闭经
是 妇科疾病 中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4.绝经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指月经停止12个月以上。但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
二、月经异常表现或并发其他症状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痛经,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②经前期综合征,少数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多由于性激素代谢失调及精神因素引起。
③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因不明。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可用激素及手术治疗。
④更年期综合征,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性功能减退、阵发性出汗。
三、病因
1、荷尔蒙失调
是最常见的子宫出血的原因,尤其是在青少女及更年期的妇女,因为荷尔蒙失调所造成无排卵性的出血,所以造成初经或快停经时,月经呈现混乱的情形。另外会造成子宫内膜无限制的生长,以致于生长到子宫本身无法负荷的内膜厚度,造成突破性的出血,所以往往经血量在初期是少量、深褐色的,会随时间的增加而演变成大量出血。
2、情绪异常
长期的精神压抑、压力大、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
3、饮食结构不合理
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的营养比较低,还有现在有很多女孩为了减肥而过度节食,造成月经不调月经量少和月经延迟的情况也很多。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
4、不良的生活习惯
①贪凉
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②抽烟
嗜好烟酒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有关数据表明,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女性夏季贪凉,经期受寒,长期滥用或经常大量使用抗生素等也会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③内分泌紊乱、凝血困难、甲状腺问题、肝功能不好以及一些 妇科病 等也会引起月经不调。
四、危害
1、30岁左右
皮肤明显出现色斑,松弛、晦暗无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疮不断等不正常现象的女性。女性体内的毒素沉积,不利与子宫和卵巢的排毒,衰老,严重的导致 不孕不育 。
2、30-40岁之间:
出现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乳房下垂、萎缩,老年斑、外阴干燥、性欲减退等女性第二性症明显衰退、减弱者以及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3、40-55岁之间:
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精力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4、55岁以上:
肾功能大幅下降,卵巢基本萎缩的中老年女性。汗、皮肤潮红等。一般发生在45~52岁之间,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
五、检查
1、B超检查:反映子宫、卵巢及盆腔情况。
2、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检查,以检查卵巢功能及排除宫颈恶性病变。
3、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肿瘤的诊断。
4、内分泌测定
目前可以测定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睾酮、三碘甲腺原氨酸、四碘甲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等下丘脑、卵巢、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临床常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的简易方法有阴道涂片、宫颈黏液、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活检等。
5、X线检查
子宫碘油造影可了解子宫内腔情况,有无黏膜下肌瘤或息肉。蝶鞍正侧位断层可了解有无垂体肿瘤。
6、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观察子宫腔及盆腔器官的病变。
7、其他
酌情作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必要时作染色体检查。
六、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作出诊断。诊断过程中需要重点除外全身或女性生殖器病理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血液病、肝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及相关疾病、生殖道损伤、感染和肿瘤等。七、治疗1、针对病因治疗对于病理原因,需要针对其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2、止血与纠正贫血
由于经期长及经量多造成。除一般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予口服补血药物或输液治疗。
3、调整周期
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
4、不孕
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功能失调引起无排卵,是月经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也是不孕的原因之一,是许多患者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有些患者虽然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也能引起不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改善卵巢的功能或代替垂体及下丘脑的部分功能。
5、减少月经失调的发生
月经是女性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因为月经很容易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表现出各种不一样的形式。青春期前即应学习、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冷刺激;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调养肝肾等等方面来帮助解决月经不调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