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 年 10 月《健康准妈妈》杂志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周俊彦
很多人以为,孕前保健就是在怀孕前去医院做一次体格检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真正的保健不是医师能给予的,而是要靠自己对生活习惯、周遭环境等做全方位的调整和防护,使自己的体格、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在某段时间内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因此,来我孕前门诊的每一位对象都会有机会得到一次普及性的宣教和一次针对性的咨询指导。
在我宣教的时候,我常常会问大家“如何才能增强自己的体质?”有意思的是, 99% 回答我的第一句话都是锻炼或是运动。然而,当继续问及“你现在坚持锻炼吗?”“你现在选择的运动方式合理吗?”“如何把握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回答我的则往往是鸦雀无声。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提高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能使人身心愉快,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延年益寿。但倘若只是漫不经心地随便动动,那是达不到效果的,而如果一味地追求运动的强度而忽视自身的承受能力,也可能造成身体的伤害。
69 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的概念并逐渐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90 年代我国周士枋教授曾下定义:“在运动疗法治疗中,常以处方形式来确定运动种类和方法、运动强度、运动量,并提出治疗中注意事项”。处方的内容包括六项: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和注意事项。其中因人而异是关键,即运动要讲科学,和开方子治病一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然而合理的处方需要通过健康评价、体质测定等诸多数据来综合分析,并适时调整,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也怪不得大家一问三不知了。
其实,身为中国人是幸福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我们遗留下了许多无价的瑰宝。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等都是老祖宗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为我们设计的适合所有人锻炼的“百病良方”。从中学时代就酷爱中华武术的我,书房里早就收藏着许多通过各种渠道觅得的“武功秘籍”,然而一来没有良师指导,二来缺乏恒心,以至近不惑之年,也只练就了一套嘴上功夫。幸运的是,两年前经友人介绍,结识了“杨式太极拳”的第六代嫡传“傅清泉”师父,其浅显趣味的入门教学方式、手把手的定势摆位结合睿智的理论分析,使“功夫”在不知不觉中就上了身。学拳近一年,不仅多年积累下来的颈椎、腰椎问题解决了,精力更是恢复到了 20 多岁时的状态。因此,在孕前保健门诊中,自然也成了我极力推荐的一种锻炼方式。
“第二心脏”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做了许多测试方面的研究,证明对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免疫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有益。
比如:太极拳讲究手法、步法、眼法和身法,其中又以身法为主,身法讲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圆裆开胯、尾闾中正”,身法问题,其实也就是脊椎的运动。太极拳的举手投足,都要先动腰,由脊椎发力,带动肩膀,肩膀再带动臂和手,由腰椎发力,虚实变换,把重心移到实脚之后,再将虚脚轻轻提起。全套 85 式太极拳,腰劲变换达好几百次,因此能使脊椎得到充分锻炼,同时还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
由于一个大腿的充血量几乎相当于平时一个心脏的充血量,通过下盘虚实缓慢的变换,大腿肌肉中的血管被反复的挤压和放松,无疑会增加回心血量,练拳的人都会有一种体会,在练拳时气不急心不慌,而在收功后的片刻会感觉心跳速度明显加快,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太极拳强调“刚柔相济、松静自然、一动无不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达四梢”,有利于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血流循环,也有利于对微血管的锻炼,促进微循环。因此也有人把太极拳运动称为“第二心脏”。
我们现在都知道“有氧运动”这个名词,在有氧运动时,人体内的淀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能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垃圾,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的功能。相反,剧烈运动时,人体内的淀粉物质来不及充分氧化,只好在无氧情况下,酵化生成乳酸以提供能量,这种无氧运动会造成酸性物质积累,加速人体衰老。其实目前大多数的运动既不是纯粹的有氧运动,也不是纯粹的无氧运动,而是混合运动。太极拳在过了入门关后,全套 85 式打完都不会觉得有肌肉酸痛,且自始至终是深呼吸运动,是真正纯粹的有氧运动。
别以为太极拳是老爷爷、老太太的运动
由于太极拳看似缓慢柔和,许多人都认为是老爷爷、老太太的运动。其实太极拳的特点是动作连绵不断、复杂多变,没有激烈运动,但始终不泄劲,是一种高效率的运动。同时太极拳的用劲主要是内劲,其运动强度可以自我掌握。拳架低、速度慢、呼吸深而长,意念集中,用劲认真,则运动量大;反之,则运动量小。练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因而无论男女,老中青皆宜,即便是已经怀孕的女性,也可以选择在下盘不受力的状态下,舒展一下筋骨,调整一下气息。
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升免疫能力的功效是我在孕前门诊推荐太极拳的主要原因。其次“精神内敛、意念集中”,改变的是你的心绪;“随曲就伸、舍己从人”,提升的是你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味最好的药,它只能治疗一种疾病。绝对没有一味药能包治百病!虽说运动不是药,太极拳不是“法轮功”,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面却是最广泛的。现代体育运动,无论是田径、球类或健身器械的运动必须经常而适量地进行多种不同的运动,才能起到良好的健身作用,建议在专业教练或医师的指导下开具适合你运动处方。就单项运动来说,或许只有游泳能和太极拳的健身效果相比拟,但游泳不如太极拳简便易行,不像太极拳那样可以随时随地每天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