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起生育问题,一般都会认为女性超过多少岁就不能或者很难生育了,而总觉得男性一辈子都具有生育能力,多少岁要孩子都可以。理论上来看,这个看法是成立的:男性上了年纪仍能产生精子,虽然质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但也不排除有生育的可能。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曾经记载过这样一段对话:“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意思是说,得道之人,能够抵御衰老,保持身体的形态与机能,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仍然可以生育子嗣。 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王传航
现实生活中老来得子的案例也非常多,如齐白石老人在78岁时生了第12个孩子;扮演“和砷”的著名演员王刚,在其60岁那年得一子,儿子年龄与其外孙差不多;赌王何鸿燊非常疼爱的小女儿于2000年出生,与其相差有78岁。这些都证实男性随着年龄增加并不一定会丧失生育能力,但这也不代表任何人都可以晚育,很多男性越早生育越好,随着年龄增长或者接触伤害的累积有可能会逐渐丧失生育力。老来得子的情况虽然有很多例子,但年轻的父母生的孩子先天禀赋可能更好,所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要孩子还是适龄最好。尤其是以下几类男性,更加不宜晚育:
1、精索静脉曲张患者
由于精索静脉曲张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睾丸温度过高,过度氧化造成睾丸氧化应激,可能会造成精子质量下降,影响生育能力,甚至导致不育,因此已经确诊该病的患者宜尽早生育。
2、睾丸微石症患者
以前认为,睾丸微石症是一种少见疾病,但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睾丸微石症被诊断出来,由于小的结石存在于曲细精管中,长期下去肯定会对睾丸产生精子的功能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这类患者宜早些要孩子。
3、从事特殊行业的人员
例如长期接受放射性物质以及高温作业的工作者,这些工作环境都有可能导致精液质量下降。
4、已检出精液质量差的男性
育前检查已检查出精子量少,精子活动力差,畸形率高的男性,宜尽早生育,晚育会增加 不孕不育 的风险。尤其是趁着女方尚年轻,即使精子质量差一些,生育能力强的女方也可以弥补男方这种生育能力的不足。
还有就是家族有 高血压 、 糖尿病 、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病史的男性,这些疾病对性能力和生育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不宜晚育。
文:焦薇薇硕士研究生/王传航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