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杀手乳腺癌的流行是因为母乳喂养的不流行?
[作者:钰雯]
尽管关于母乳喂养和预防乳腺癌的研究至今为止还没有定论,让乳房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要长时间发挥,应该可以让乳房的细胞正常运作并减少它们“误入歧途”。
一、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乳腺癌
1. 乳腺癌的高发和母乳喂养率的下降有明显的时间同步
中国著名的产科医生段涛在他的《产科的人文理念》的演讲中提到,以前的妇女几乎不来月经,因为她们成年后就开始结婚生育,生育之后哺乳,当这个孩子2岁左右,又开始孕育下一个,直到不能自然生育为止。所以那时候的妇女也很少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因为那些器官都很忙,所以没空生病。
乳房也是如此吧。以前的女性的乳房在忙着奶孩子,所以没空生病,现在的乳房,大多数时间都只是一种“装饰”,空闲下来的乳房,就要生病了。
这看似非常风趣的说法,其实有着广泛的流行病学证据的支持。
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标识——粉红丝带
美国癌症协会“监测,流行病学及预后”项目组收集到的美国历年乳腺癌发病率数据表明, 美国乳腺癌发病率从70年代中开始进入一个长达十几年(1975~1987年)的上升通道,在1987~2001年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最近10年间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下降期。而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母乳喂养率在70年代中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之后由于母乳喂养推广组织的宣传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了相应的配方奶市场准则和规范,母乳喂养率才开始有了反弹,直至90年代中又回到了近70%母乳喂养率的水平。
中国是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近年来乳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发病年龄也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从1992~2000年8年间的上升幅度, 超过了1972~1992年20年间的上升幅度。我国大城市中的乳腺癌发病率,已呈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的趋势。而我国的母乳喂养率也正是在80年代改革开后,进入了一个快速下降的时期。
乳腺癌上升和母乳喂养率下降的模拟趋势图
该图仅为中国近几十年来母乳喂养率下降和乳腺癌上升趋势的模拟图,由于中国以往公开的数据比较少,母乳喂养率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评估,乳腺癌发生率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乳腺癌发生率,仅供参考。
乳腺癌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其肿瘤的发展比较缓慢,一般需要5~8年才能发展至临床能触及的肿块。联系这一点,和乳腺癌发病率的历史趋势及其相似于母乳喂养率的历史趋势,加上乳腺癌发病率的趋势要比母乳喂养率的变动趋势延后10~20年的事实,不难看出其惊人的关联性。
2. 西方的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
2004年,学术期刊《乳腺癌研究》发表了英国和法国的几位流行病学者对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研究报告,其中指出,全球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都增加了,但增加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而在过去,这些国家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相对于发达国家一直是较低的。这些学者提出,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通常被认为是因为采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而这种被错误定义的生活方式改变妇女们的生育和饮食习惯等,并使得她们暴露在更多的外源性雌激素中。
西方生活方式,由于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被认为是一种富有和先进的象征。这种错误的定义,使得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巨变,无论是洋快餐,还是配方奶,人们越来越依赖商品,而不是依靠自己身体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母乳喂养率下降,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有着深刻的关系。不但我们的婴儿,我们的女性也在付出沉重的健康代价。
二 、母乳喂养对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贡献
不管母乳喂养和预防乳腺癌这个因果关系是否成立,但是现有的研究中,发现的母乳喂养的妈妈患乳腺癌的概率降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关于母乳喂养和乳腺癌的研究是由英国学者综合了30多个国家的47项统计研究,包括5万多乳腺癌患者和9.7万健康妈妈,发表于2002年的《柳叶刀》医学杂志上。去除了年龄、种族、生育数量、头胎生育年龄、家族史和国籍等因素的影响,每母乳喂养12个月(持续,或多个孩子累计),相比较不母乳喂养的妈妈,其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小4.3%。而多母乳喂养一个孩子,则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小3.4%。
2008年,另一个研究小组统计了2002年后发表的31项相关研究。他们则发现在不同的研究项目中,有的表明了母乳喂养和乳腺癌发病率降低有关,尽管这个影响可能是很小的。也有些研究表明两者没有关系。
而根据美国癌症研究所2012年发起的关于怀孕、母乳喂养和乳房变化的研究发现,持续长时间母乳喂养会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尽管这种影响可能很小。
图片来自http://myemail.constantcontact.com
母乳喂养作为人类乳房的一个正常功能,和乳腺癌这个乳房的终极杀手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在呼吁更多的研究去发现其中的奥秘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以下事实:
1)母乳喂养率的降低和乳腺癌发生率的增加在时间上有着同步的关联,这一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得到印证。
2)科学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妈妈发生乳腺癌的概率降低,虽然这个降低幅度很小。没有发现母乳喂养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生概率。
3)不少研究发现,长时间持续的母乳喂养或多胎连续母乳喂养对降低乳腺癌的发生有作用。
4)有研究发现,女性如果自己在婴儿期是被妈妈母乳喂养的,她们成年后患乳腺癌的概率有轻微的下降。
然而,为何母乳喂养和预防乳腺癌的研究至今为止还没有定论?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关于母乳喂养和预防乳腺癌的研究至今为止还没有定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相应的研究还不够多,另一方面则是即便有研究,这个对照组的设计也是十分困难的。
而其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母乳喂养的定义不明确,使得母乳喂养组和对照组难以区分。研究对象的明确是很重要的,比如在一项对于哮喘发生率的研究中发现,母乳喂养组和配方奶喂养组在今后的哮喘发生率上没有差异。再进一步调查发现,那些归到母乳喂养组里的婴儿,在出生后早期,都添加过配方奶。
因此,要比较母乳喂养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细分,是不是纯母乳喂养,持续喂养的时间,还要严格控制其他如年龄、家族史、饮食习惯、收入、人种等能影响乳腺癌发病率的因素。
其次,目前的研究着眼于母乳喂养和乳腺癌发病率的相关性,即母乳喂养是不是伴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降低,而不是母乳喂养是否可以预防乳腺癌。前者没有因果性,后者则表明了因果性,而且在统计学上对实验的设计也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即使有研究得出母乳喂养伴随着乳腺癌发病率降低的结果,科学家们也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母乳喂养是否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原因。就好像观察到当A出现,B就不出现。这可能是因为A导致的B不出现,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导致的B不出现。目前来讲,乳腺癌没有明确的发病因素,因此如何排除其他因素来凸显母乳喂养的预防作用,这在研究上是很困难的。
无论是否有定论,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因此,即使是很小的发病率下降,也拯救了非常多数量的妇女。长期母乳喂养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下降,从这个关联角度来讲,母乳喂养拯救了女性的生命。在乳腺癌还依靠筛查来进行二级预防的时候,我们应该提倡母乳喂养作为一级预防的措施,因为这就是提倡人体正常功能的实现。
沐浴在阳光里
让乳房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要长时间发挥,应该可以让乳房的细胞正常运作并减少它们“误入歧途”。目前美国正在进行两项大规模的研究,即美国第二期护士和黑人妇女的健康调查,希望这些研究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母乳喂养对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女性杀手乳腺癌的流行是因为母乳喂养的不流行?
[作者:钰雯]
尽管关于母乳喂养和预防乳腺癌的研究至今为止还没有定论,让乳房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要长时间发挥,应该可以让乳房的细胞正常运作并减少它们“误入歧途”。
一、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乳腺癌
1. 乳腺癌的高发和母乳喂养率的下降有明显的时间同步
中国著名的产科医生段涛在他的《产科的人文理念》的演讲中提到,以前的妇女几乎不来月经,因为她们成年后就开始结婚生育,生育之后哺乳,当这个孩子2岁左右,又开始孕育下一个,直到不能自然生育为止。所以那时候的妇女也很少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因为那些器官都很忙,所以没空生病。
乳房也是如此吧。以前的女性的乳房在忙着奶孩子,所以没空生病,现在的乳房,大多数时间都只是一种“装饰”,空闲下来的乳房,就要生病了。
这看似非常风趣的说法,其实有着广泛的流行病学证据的支持。
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标识——粉红丝带
美国癌症协会“监测,流行病学及预后”项目组收集到的美国历年乳腺癌发病率数据表明, 美国乳腺癌发病率从70年代中开始进入一个长达十几年(1975~1987年)的上升通道,在1987~2001年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最近10年间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下降期。而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母乳喂养率在70年代中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之后由于母乳喂养推广组织的宣传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了相应的配方奶市场准则和规范,母乳喂养率才开始有了反弹,直至90年代中又回到了近70%母乳喂养率的水平。
中国是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近年来乳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发病年龄也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从1992~2000年8年间的上升幅度, 超过了1972~1992年20年间的上升幅度。我国大城市中的乳腺癌发病率,已呈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的趋势。而我国的母乳喂养率也正是在80年代改革开后,进入了一个快速下降的时期。
乳腺癌上升和母乳喂养率下降的模拟趋势图
该图仅为中国近几十年来母乳喂养率下降和乳腺癌上升趋势的模拟图,由于中国以往公开的数据比较少,母乳喂养率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评估,乳腺癌发生率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乳腺癌发生率,仅供参考。
乳腺癌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其肿瘤的发展比较缓慢,一般需要5~8年才能发展至临床能触及的肿块。联系这一点,和乳腺癌发病率的历史趋势及其相似于母乳喂养率的历史趋势,加上乳腺癌发病率的趋势要比母乳喂养率的变动趋势延后10~20年的事实,不难看出其惊人的关联性。
2. 西方的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
2004年,学术期刊《乳腺癌研究》发表了英国和法国的几位流行病学者对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研究报告,其中指出,全球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都增加了,但增加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而在过去,这些国家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相对于发达国家一直是较低的。这些学者提出,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通常被认为是因为采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而这种被错误定义的生活方式改变妇女们的生育和饮食习惯等,并使得她们暴露在更多的外源性雌激素中。
西方生活方式,由于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被认为是一种富有和先进的象征。这种错误的定义,使得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巨变,无论是洋快餐,还是配方奶,人们越来越依赖商品,而不是依靠自己身体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母乳喂养率下降,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有着深刻的关系。不但我们的婴儿,我们的女性也在付出沉重的健康代价。
二 、母乳喂养对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贡献
不管母乳喂养和预防乳腺癌这个因果关系是否成立,但是现有的研究中,发现的母乳喂养的妈妈患乳腺癌的概率降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关于母乳喂养和乳腺癌的研究是由英国学者综合了30多个国家的47项统计研究,包括5万多乳腺癌患者和9.7万健康妈妈,发表于2002年的《柳叶刀》医学杂志上。去除了年龄、种族、生育数量、头胎生育年龄、家族史和国籍等因素的影响,每母乳喂养12个月(持续,或多个孩子累计),相比较不母乳喂养的妈妈,其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小4.3%。而多母乳喂养一个孩子,则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小3.4%。
2008年,另一个研究小组统计了2002年后发表的31项相关研究。他们则发现在不同的研究项目中,有的表明了母乳喂养和乳腺癌发病率降低有关,尽管这个影响可能是很小的。也有些研究表明两者没有关系。
而根据美国癌症研究所2012年发起的关于怀孕、母乳喂养和乳房变化的研究发现,持续长时间母乳喂养会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尽管这种影响可能很小。
图片来自http://myemail.constantcontact.com
母乳喂养作为人类乳房的一个正常功能,和乳腺癌这个乳房的终极杀手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在呼吁更多的研究去发现其中的奥秘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以下事实:
1)母乳喂养率的降低和乳腺癌发生率的增加在时间上有着同步的关联,这一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得到印证。
2)科学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妈妈发生乳腺癌的概率降低,虽然这个降低幅度很小。没有发现母乳喂养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生概率。
3)不少研究发现,长时间持续的母乳喂养或多胎连续母乳喂养对降低乳腺癌的发生有作用。
4)有研究发现,女性如果自己在婴儿期是被妈妈母乳喂养的,她们成年后患乳腺癌的概率有轻微的下降。
然而,为何母乳喂养和预防乳腺癌的研究至今为止还没有定论?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关于母乳喂养和预防乳腺癌的研究至今为止还没有定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相应的研究还不够多,另一方面则是即便有研究,这个对照组的设计也是十分困难的。
而其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母乳喂养的定义不明确,使得母乳喂养组和对照组难以区分。研究对象的明确是很重要的,比如在一项对于哮喘发生率的研究中发现,母乳喂养组和配方奶喂养组在今后的哮喘发生率上没有差异。再进一步调查发现,那些归到母乳喂养组里的婴儿,在出生后早期,都添加过配方奶。
因此,要比较母乳喂养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细分,是不是纯母乳喂养,持续喂养的时间,还要严格控制其他如年龄、家族史、饮食习惯、收入、人种等能影响乳腺癌发病率的因素。
其次,目前的研究着眼于母乳喂养和乳腺癌发病率的相关性,即母乳喂养是不是伴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降低,而不是母乳喂养是否可以预防乳腺癌。前者没有因果性,后者则表明了因果性,而且在统计学上对实验的设计也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即使有研究得出母乳喂养伴随着乳腺癌发病率降低的结果,科学家们也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母乳喂养是否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原因。就好像观察到当A出现,B就不出现。这可能是因为A导致的B不出现,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导致的B不出现。目前来讲,乳腺癌没有明确的发病因素,因此如何排除其他因素来凸显母乳喂养的预防作用,这在研究上是很困难的。
无论是否有定论,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因此,即使是很小的发病率下降,也拯救了非常多数量的妇女。长期母乳喂养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下降,从这个关联角度来讲,母乳喂养拯救了女性的生命。在乳腺癌还依靠筛查来进行二级预防的时候,我们应该提倡母乳喂养作为一级预防的措施,因为这就是提倡人体正常功能的实现。
沐浴在阳光里
让乳房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要长时间发挥,应该可以让乳房的细胞正常运作并减少它们“误入歧途”。目前美国正在进行两项大规模的研究,即美国第二期护士和黑人妇女的健康调查,希望这些研究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母乳喂养对预防乳腺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