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很多女性体检都会写上宫颈轻度糜烂、重度糜烂,这严重不?会不会发展成宫颈癌?
答:宫颈糜烂不是病。跟宫颈癌没有必然联系。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妇产科潘一红
正常生理情况下,宫颈部位有2种不同的细胞,分别是“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
宫颈糜烂是对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的一种错误表述。
我们重新复习一下这个的解剖结构。
子宫颈是子宫的一部分,常常也称为“宫颈”。如果把子宫的形状比喻为倒置的鸭梨,宫颈就是鸭梨带把的部分,呈圆柱形,长约两个食指加起来的厚度(约2.5厘米)。子宫颈与子宫体的比例是变化的,在婴儿期为2:1,成年女性为1:2,而老年女性为1:1左右。妊娠期子宫颈的长度也会变化,到 分娩 的时候,子宫颈几乎完全消失, 分娩 后又恢复成常态。
按照解剖部位,宫颈突出于阴道的部分称为“宫颈阴道部”,其直径在不同女性之间有较大差别,可以从两个食指的宽度到三个食指的宽度。宫颈可以分泌黏液,在性生活的时候起到润滑作用。如果女性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宫颈,对性生活本身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宫颈的中间是一个腔道,称为宫颈管,上端与子宫腔相连,下端与阴道相连。每月脱落一次的子宫内膜即月经,就是通过宫颈管、宫颈口到阴道,然后再排出体外。从肉眼看宫颈口周围的组织没有明显区别,但如果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看,可以发现宫颈口周围的组织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细胞构成的。深部组织的细胞像牙齿或者说像玉米粒一样排列,称为“柱状上皮”,整个宫颈管的细胞都是如此;宫口浅部或者外周的组织像鱼鳞样排列,称为“鳞状上皮”,阴道的细胞也是如此。高柱状排列的柱状细胞与扁平排列的鳞状细胞交界的地方称为“宫颈柱—鳞交界处”,又称为“移行带”。这个地方会在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在女性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上退或下移,形成类似挫伤样的糜烂外观。
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靠外侧阴道的鳞状上皮覆盖的地方表现为光滑,类似正常黏膜颜色;但靠颈管内的柱状上皮覆盖的地方,因为柱状上皮单层,血管可见,比较嫩红,看上去像是充血的表现。因此会把充血的柱状上皮覆盖的区域称为“糜烂”,其实不是真的糜烂,只是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向外侧延伸出来。宫颈轻度糜烂、中度糜烂、重度糜烂实际上是颈管内柱状上皮延伸出来的面积来算的。
二:那 宫颈炎 什么表现?怎么样需要治疗?
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是急性 宫颈炎 的表现;纳氏囊肿、息肉是慢性炎症的表现。急性炎症一般需要治疗,如阴道塞药,口服药物甚至静脉注射药物。根据病原菌、严重程度来决定。大的宫颈息肉如果引起不规则出血,通常需要摘除;小的息肉没有症状可以暂时不手术,随访。对于宫颈纳氏囊肿,如果没有白带增多的症状,可以不必治疗。
三:那我们体检报告都写着宫颈可见液性暗区、囊肿,就是宫颈纳氏囊肿?长到多少大需要手术?
是的,一般女性多多少少都有,一般她不会长大,可能会变多。大小不是她手术的指征。手术一般是因为她继发了别的疾病,如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
四、那宫颈癌前病变又是什么东西?怎么会得的?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包块宫颈上皮内瘤变一级,二级和三级。简称为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
宫颈癌前病变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这个被称为“移行带”的地方,还可以受到某些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因素的攻击,发生病变。其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一种名叫“人乳头瘤病毒( HPV )”的病原体,它可引起宫颈的癌前病变,甚至引起宫颈癌。
癌前病变的诊断过程已有定式,称为“细胞学(病原学)—阴道镜—组织学”三阶梯。通常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或人乳头病毒检测作为筛查,寻找恶性细胞的线索,异常者再实施阴道镜检查,并取活体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在活检报告中,报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 1 级、 2 级和 3 级, 3 级是癌前病变的最高版本,又称原位癌。尽管离癌仅一步之遥,但仍不是癌。
五、宫颈癌前病变是不是必然发展成宫颈癌?是不是不治之症啊?
宫颈癌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 感染 的结果,是由未治疗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成。所有宫颈癌都可用放射治疗 + 化学治疗,仅在部分患者中考虑手术,包括年轻患者、早期患者、希望保留卵巢和阴道功能的患者等。对于宫颈癌而言,放化疗与手术同等重要。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只要定期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恰当治疗,即使不幸罹患了宫颈癌,治疗效果仍然是比较理想的,甚至还可以怀孕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