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由单层羊膜上皮和薄层胚外中胚层构成。随着发育,上胚层细胞与滋养层之间出现一些小的间隙,逐渐融合成大腔隙,称羊膜腔。羊膜与上胚层的边缘相连,形成一个囊状结构,称 羊膜囊 。羊膜腔中充满羊水。整个胎儿游离于羊水中(图-1)。羊膜包裹在体蒂的表面,形成脐带的一部分。 北京家恩德运医院遗传咨询科窦肇华
图-1胎儿羊膜囊内悬浮着
羊水主要是由羊膜上皮分泌和胎儿排泄物组成。羊膜上皮分泌的羊水充满羊膜腔内,胚胎悬浮在羊水中,羊水为胚胎提供了相对恒定的温度、化学成分、渗透压和浮力环境,起到保护胎儿的作用。妊娠早期的羊水无色透明,以后,羊水逐渐浑浊,内含胎儿脱落的上皮、分泌物和排泄物。羊水不断更新、动态循环。
羊水的去路主要是羊膜上皮的吸收,胎儿体表的吸收和胎儿的吞饮。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羊水量逐渐增多。妊娠第10周时仅为30ml,第20周便增至350ml,足月时可达1000~1500ml。若羊水多于2000ml,称 羊水过多 ;若羊水少于500ml,称羊水过少。羊水量的异常,常与某些先天性畸形有关,胎儿无肾或尿道闭锁时,常可导致羊水过少;消化道闭锁或神经管封闭不全时,常可导致 羊水过多 。
B 超检查时,以单一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 (AFD) 表示羊水量,超过 7CM ,考虑为 羊水过多 ;若用羊水指数法 (AFI) 超过 18CM 为 羊水过多 ( 测量羊水指数是以脐部为中心,将腹部分为4个象限,分别测定各个象限的最大羊水暗区,将4个数据相加之和 );B 超诊断羊水过少以最大羊水深度小于等于 3CM ,为诊断标准 . 羊水指数法较 AFD 更为准确 。 以 AFI 小于等于 8CM 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 临界 值, AFI 小于等于 5CM 为诊断羊水过少。
羊水对胚胎起着 保护作用 , 胚胎在羊水中自由地活动,有利于胚胎发育,防止局部粘连,缓冲外力的压迫与震荡; 分娩 时,羊水可扩张宫颈,冲洗产道。
羊水中含有脱落的胎儿上皮细胞和一些胎儿的代谢产物。通过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细胞染色 体检 查、DNA分析或测定羊水中某些生物化学成分的含量,有助于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和早期诊断某些先天性疾病(图-2)。
图-2
从抽取的羊水中,分离出胎儿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做染色体分析,或胎儿细胞直接做全基因组检测,全面分析胎儿遗传物质是否正常。做产前诊断最佳穿刺抽取羊水时间是妊娠14~18周。
羊水标本应分为2个15ml离心管,每管内的细胞分别原位培养。从两管的培养细胞中,各收集部分培养的细胞进行分析。至少要计数15个集落的细胞,以防漏掉嵌合现象。羊水样本传代培养,则要计数20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