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最热议的电视剧莫过于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该剧取材于生活,贴近民生,因而能与百姓的思想形成共鸣,取得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而说到取材生活这一点,剧中总想胜天半子的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与其夫人梁璐(前汉东省政法委书记的女儿)始终没有孕育到子女,究其原因在于梁璐年轻时曾做过一次人流,结果不幸造成了习惯性流产。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彭小薇
不过,很多人可能就开始有疑问了,一次人流就可能造成习惯性流产吗,是不是有点太假了?话说很多人流产n次了,最后还不是照样能生育啊?!
其实,这个也是概率的问题,就好比哪怕说99%都没问题,但你万一是剩下的那个1%呢。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1次人工流产也是有可能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当然,孕妇流产的风险会随着既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再说,除了可能造成习惯性流产以外,人工流产也存在很多风险,比如大出血、感染、术后 月经失调 、宫腔粘连、继发不孕、手术意外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这些都是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地伤害,尤其在心理方面更是有着持久的影响。
但话又说回来,按照里面剧情的描述,我们其实可以大概推算梁璐在结婚时,年龄有可能已经超过30岁,那她的习惯性流产是否跟高龄有关呢?
毫无疑问,孕妇流产的风险会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输卵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增高,会对生育力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流产;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子质量下降,流产率相应的增加。比如,有研究就显示: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35岁的流产率15%以下,40岁时为29%,43岁以后为50%,增加3倍以上;而在赠卵IVF、ICSI治疗中,辅助技术治疗的活产率与受者年龄无关,流产率为13%左右,因为赠卵者的年龄均小于35岁,大多在30岁以下。
当然,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很多,大家若感兴趣的话,可以在文末好好读一下,在此就不展开谈了,而是说一下更多人关心的问题——辅助生殖技术能否降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答案是肯定的,可以通过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PGS)对染色体进行筛查,植入染色体正常的胚胎,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习惯性流产的机会。
近两年来,随着即PGS的不断完善,囊胚活检后行PGS能够在理论上帮助受试者提高临床妊娠率;有研究表明:PGS能够将妊娠率从45.8%提高到70.9%;同时该技术也能显著降低流产率。
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
(1)遗传因素
主要是指染色体数量或结构异常,这是引起偶发性早期妊娠丢失最常见的原因,约50%的偶发性妊娠丢失都归因于此。
(2)解剖因素
子宫解剖异常可以导致约15%~20%的妊娠丢失,常见的子宫解剖异常主要包括纵膈子宫、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 子宫肌瘤 、宫腔粘连、宫颈机能不全等。其中纵膈子宫是生育结局最差的子宫异常,同时也是与复发性流产相关的最常见子宫异常。
(3)感染因素
妊娠期间,无论是全身性的感染或是生殖泌尿系统局部感染,都可能导致妊娠丢失的结局。
(4)内分泌因素
常见与复发性流产相关的内分泌异常主要包括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对于过度肥胖、消瘦、月经不规则的患者尤其要注意相关内分泌水平。
(5)易栓症
是指一类可增加血栓栓塞性疾病风险的疾病,由于妊娠期间血液系统出现的特殊改变,导致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加,出现在胎盘微小血管内,可能导致胚胎停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易栓症主要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其中最常见就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6)免疫因素
人体免疫系统就像是自身的防御系统,对于外来侵略物,免疫系统会自动清除,而胚胎有一半是来源于父亲,会受到免疫系统的排斥,但是在正常的免疫系统中,存在免疫耐受的机制,可以使胚胎在母亲体内健康地成长。
如果免疫系统亢进,排斥外来物质能力提高,会导致胚胎受到排斥,导致自然流产的情况。甲状腺抗体、抗核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NK细胞、B细胞等异常升高都意味着身体免疫系统亢进的可能。
(7)外界不良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
外界不良因素( 包括物理、化学因素等) 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可影响生殖细胞的功能,受孕后则易发生反复自然流产、死胎、早产、胎儿畸形等。在人类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不可避免总要接触一些有害因素,这些因素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已知致流产的环境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X 射线、微波、超声波、吸烟、饮酒、咖啡等等,都能增加流产的危险性。
(8)全身性疾病及心理因素
若妊娠期患全身性感染,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慢性肾炎或高血压久不治愈亦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部分孕妇怀孕后,情绪很紧张,这种紧张使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破坏了原来的稳定状态,使体内神经、免疫及内分泌发生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