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在孕前孕后都会使用不少药物,餐前的餐后的,口服的肚皮上打的,林林总总好几样,都得一个个记录下来才不会遗漏。许多孕妈妈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和担忧:用这么多药,对宝宝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吗?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中医与风湿免疫科牟方祥
有这样的担心也是能理解的,但对于用药我们都是有统一标准的,是在结合患者自身条件综合考虑下得到的方案,请一定要相信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哦。
抗磷脂综合征作为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中的一个大类,所用到的抗凝药物也可以说是大多数RSA患者都会在孕期接触到的一类药物。抗凝药主要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一些新型抗凝药,比如磺达肝葵钠、新型口服抗凝药等。下面我们就抗凝药物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01
药物等级分类
目前,评价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颁布的标准。将常用药物分为A、B、C、D、X级共五类:
A级:经临床对照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害,是最安全的一类;
B级:动物试验中未见损害,但尚缺乏临床对照观察资料,或临床对照观察研究未能证实;
C级:动物实验和临床对照观察资料皆无;或对动物胎畜有损害,但缺乏临床对照观察资料;
D级:已有一定临床资料说明药物对胎儿有损害;
X级: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说明对胎儿危害性大,一般已超出治疗应用所取得的有利效益,属于妊娠期禁用的药物。
一般而言,医生在选择孕期药物时,会选择几乎对胎儿没有危害的A级或B级药物,而对于C、D级药物的选择,则需要临床医生衡量药物对患者带来的益处和风险的大小来选择。
02
常见的抗凝药物介绍
1、低分子肝素
孕期首选低分子肝素(FDA划分为B类): 对母婴均较安全, 难过胎盘,对胎儿无致畸作用,发生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和 骨质疏松 的机率低,不需监测INR,每日只需用1次。包括依诺肝素钠、达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钙等,主要抗因子Ⅹa活性,长期用较少引起 骨质疏松 ,很少入乳,对乳儿不造成影响。治疗剂量100~150IU/kg,每日2次,预防剂量每日1次。
2、普通肝素
孕早期和临近孕足月时可用肝素( FDA划分为C类药): 不过胎盘,故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不能由乳汁排出,对乳儿无影响,抗凝血酶活力强,静注数分钟起效,半衰期1~2h, 长期用可发生 骨质疏松 ,常发生于量超过20000u/d、疗程超过4个月者。肝素用量较难掌握,过量可引起出血,应定期监测APTT来调控。肝素过量可用鱼精蛋白对抗,每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mg的肝素,因肝素代谢快,用药半小时后如需用鱼精蛋白,用量应减半。
3、阿司匹林
孕期可用小剂量用阿司匹林( FDA划分为C类):能通过胎盘,胎血药物浓度可超过母血药浓度,目前认为小剂量(每日25~100mg) 在妊娠各期对胎儿无致畸作用,但长期大剂量用可引起母婴 凝血功能障碍 ,增加围生儿病死率,甚至导致胎儿畸形。临产前数天停阿司匹林,因临产前后用阿司匹林易致新生儿颅内出血。阿司匹林能少量入乳,哺乳期妇女用本品可继续哺乳,但须警惕对婴儿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4、华法令
孕期不用华法令,而哺乳期可使用 ( FDA划分为X类):能通过胎盘,可引起胎儿畸形和出血。孕早期(尤其是孕6~12周)可致胎儿华法林综合征,主要特征是鼻发育不良和点刻状骨骺,还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球缺陷。该药极少入乳,对乳儿无影响,可继续授乳。
5、潘生丁
孕期和哺乳期均可用潘生丁 (FDA划分为B类):尚无导致胎儿畸形的报道,入乳很少,可继续哺乳。
03
分娩前后及产后抗凝药使用
✎1、有早产风险可能要行硬膜外麻醉者在36~37周时可考虑将低分子肝素换为肝素(半衰期短,易排出),如打算自然分娩,应停止肝素;
✎2、拟行 剖宫产 的孕妇, 治疗剂量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在术前24小时停用,而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在术前12小时停用。
✎3、对于有血栓高风险但预计产程仅1~2h的患者肝素减量,产程中继续滴注。
✎4、大部分患者自然分娩或 剖宫产 后6~8h应再次使用肝素,血栓高危患者应产后2~4h恢复使用肝素。
✎5、 骨质疏松 高危患者为减少肝素诱导性 骨质疏松 ,建议产后病情稳定后肝素改为华法林,低危患者肝素用到产后6周(也可改用华法林)。
注:孕期和哺乳期血栓形成孕妇,可用链激酶(FDA划分为C类)和尿激酶( FDA划分为B类),但在临产前或产后1周内应用可引起子宫严重出血,且孕18周前应用可引起胎盘早剥。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抗凝药物是一些简单介绍了,有没有安心很多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