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患病——医生治疗”,这是大家的一种固定思维。本来,这并没有错,但关键在于,作为病人,也应该懂得如何“自我治疗”。 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男科宋焱鑫
有一位不育症病人,结婚已3年了,但仍没有孩子。虽然他看了不少医生,药没少吃,却一直失望而归。经过询问,得知他有一个习惯,爱泡热水澡、爱坐浴,每天都泡并且喜欢水热一点,阴囊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这可能与其不育的发生有很大关联。就告诉他改变这一习惯,没用任何药,半年后病人怀孕。
曾经有一份研究显示,接触农药多的农民、做化工和高温行业的工人、电气工程师、财物分析人员、电脑管理人员和老师,较易出现生育障碍。当然,病人不可能因此而放弃工作。但生活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如穿紧身裤、吸烟、酗酒,经常熬夜等等。若病人在治疗不育的同时,依旧不改变那些不良生活习惯,这样治疗的作用能有多大呢?为了生育,必要时刻,必须改变种种不良生活习惯。
另外,除了生活习惯外,病人也应该了解一些生育的基本常识,如:女性只有在排卵期,才有机会怀孕,夫妻在排卵期要适当增加性生活次数,才更易怀上孩子。这对于一些精液质量不太好的人而言,尤为重要。性生活要规律,过频和过度禁欲都不好。所以,对于不育症的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比吃药更好。
不过,无论是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经过1~2年的治疗以后,若病情仍无明显变化,该放弃时,就放弃,至于一些遗传因素或基因缺陷所致的不育、原发性生精功能障碍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药物治疗,都不可能改变不育现状,故根本不用考虑药物治疗。假如尝试种种治疗,仍然是苦涩结局,难道病人就真的要无缘生儿育女吗?不是!这时,应考虑接受辅助生殖技术。
通常,根据精子发生的周期,少、弱精子症或畸形精子症的疗程一般为3个月,若经过了1 ? ~2个疗程、最多4个疗程治疗后,既没怀孕、做精液分析发现与治疗前也无明显变化,则可考虑结束药物治疗。但这并没有硬性规定。可以对不育夫妇辅以精神心理咨询及相关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