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妇科多发病,但在腹腔镜应用之前,即使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其术前诊断率也不超过70%,而经验不足者仅有20%。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两个主要症状,一是继发性进行性痛经,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不孕,其他次要症状还有不规则下腹痛或性交痛、排尿困难、排便疼痛等。对于这类病人医生妇检时常发现子宫直肠间隔有痛性结节、盆腔有境界不清的粘连性包块。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陈新华
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虽然经常有典型的症状及体征,但也有不少患者症状与病情并不完全平行,如肿瘤大者不一定有痛经,而痛经重者不一定有广泛的异位内膜种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所致的粘连和压痛常被误认为是盆腔结核和慢性盆腔炎症;子宫直肠窝的 内膜异位症 结节与卵巢癌的结节有时也不易鉴别。而巧克力囊肿作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一种特殊类型更是变化多端,有些活动的巧克力囊肿常与卵巢成熟畸胎瘤相混淆,囊肿与子宫紧贴时又可能会误认为是浆膜下 子宫肌瘤 。而腹腔镜的问世,使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发生了一个飞跃。
通过腹腔镜检查,妇科医生可以系统的观察各盆腔脏器及其浆膜面,了解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变范围、浸润深度、粘连程度,并根据这些结果进行分期,确定病情的轻重,指导治疗。通过改变腹腔镜镜头与病灶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病灶的放大倍数。故检查时镜头贴近可疑病灶,可以确诊细小的早期病变。临床上无典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史、症状和体征的早期病例主要是通过腹腔镜检查来做出诊断和分期,尤其常见于对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时。
现在通用的美国生育协会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期法就是以腹腔镜检查为依据的。对于慢性盆腔痛怀疑患有 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腹腔镜检查来明确是 子宫内膜异位症 ,还是慢性盆腔炎,亦或是盆腔瘀血症。另外,对怀疑巧克力囊肿又不能完全肯定的病例,可在腹腔镜下穿刺,分析囊液性质,并取囊壁组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对伴有不孕症的患者,还可以同时做输卵管通畅实验,从宫颈口注入对人体无害的染料,在腹腔镜下直接观察输卵管通畅与否。然后根据腹腔镜检查结果对病灶进行处理,再根据病变特点和分期以及生育要求缓急等,来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
由于腹腔镜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腹腔镜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 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诊断和治疗中。对小的或者多发性的异位灶,在腹腔镜下可用激光、电凝、微波等多种方法烧灼。对大的巧克力囊肿,则可行囊肿剔除,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少数严重且反复发作的无生育要求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可行卵巢甚至子宫切除等半根治或根治性手术,以免再次复发。
目前在大多数医院,腹腔镜检查和手术已经成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的常规诊断和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