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暑
暑乃夏令主气,自然防暑降温是第一位,一方面,借助空调、电扇、空调扇、洗浴等方式降低环境及体表温度;另一方面,多食水果及蔬菜,补充因高温蒸发汗液丢失的水分及电解质。 可以吃:荷叶粥或荷叶泡水代茶饮,可以达到解暑热、止渴生津。莲子粥清心除烦健脾安神。薄荷借书,清利头目。喝清茶。
这个季节如非特殊情况,切忌大补,特别是红枣、桂圆、鹿茸、狗肉、羊肉、鹿肉的等阳热之品,以免火上浇油,变生他病。过度饮用则会出现上火,口舌生疮,甚至出现疮疡肿毒。应用以上补阳食物药物一定要在中医指导下应用。
2.防湿
暑多挟,此季不仅炎热,还常多雨多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湿邪在 肺 易湿热咳嗽,在 胃 易湿热阻滞,纳呆脘痞;在肠易大便粘滞不爽或泄利不尽;在 膀胱 易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净。因此,防湿亦至关重要。如果湿邪侵袭肌表,就会出现周身酸痛。侵袭关节,就会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常常伴随寒邪入侵。所以这个时候不要久居寒湿之地,以免寒湿入侵,得风湿类疾病。
可以适当吃藿香、佩兰、陈皮等。冬瓜可以利水消肿,去湿邪。薏苡仁粥可以化湿健脾。如果已经被寒湿之邪侵袭,建议轻者用艾叶泡浴。或者温泉浴。严重的需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初期得病治疗效果较好,久病湿邪粘滞,很难治疗。
最好不要吃滋阴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一定要让中医把脉看 舌苔 。只有 舌苔 干燥或少苔的才可以。否则会加重湿邪。
3. 防寒 :
虽然属于热盛季节,但是受寒发生较多。很多人因为久居空调环境,室内温度长时间过低,许多阳虚体质人群即使夏季反而更容易出现畏冷、疲乏、四肢肌肉关节酸痛、腰痛等症状。很多人因为过度吃凉饮料、或食物,导致伤脾胃,出现 腹泻 腹痛症状。主要表现就是 腹泻 腹痛,腹部发凉,女性出现痛经加重等。简单的治疗就可以用生姜红糖水;也可以用艾灸的办法解决。如果错过开始时候最佳的治疗时机,就需要口服种药调理了。比如附子理中丸、温胃舒。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4. 防风,
夏天毛孔张开,腠理开,卫外不固,或因汗出太过伤了卫气。这时候人体就容易受外邪侵袭,尤其是风邪。也就是所说的受风了。中风。很多人因汗后开窗、或汗后在通风地方睡眠,导致口眼歪斜,这就是风邪侵袭经络导致。如果汗出过多的人,可能是气虚了。可以口服玉屏风散,但是失眠中出汗为盗汗。应属于 阴虚 。可以吃六味地黄丸。但我建议还是以中医看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