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性早期流产的病因和处理 (原创)

2014-11-06 18:45 发布

  自然流产是指在怀孕28周前胚胎或胎儿因某种原因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者(也称胚停),其发生率约为15%-20%。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且发生时间在怀孕三个月以内,称为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ERSA,以往称习惯性流产),在希望怀孕的夫妇中发生率约1%。目前的研究表明,夫妇染色体异常和女方的血液高凝状态(多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所致)是导致ERSA的主要原因。 六安市中医院生殖科张浩

  病因和处理

  ⑴遗传原因约3-5%的ERSA夫妇有染色体异常,而一般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仅为0.2%;另一方面夫妇双方并无染色体异常,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组合错误。夫妇年龄越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越高。

  对染色体异常而导致ERSA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遗传咨询估计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发生率。如发生率高,则可采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或筛查(PGD/PGS)、供精或供卵试管婴儿来剔除或避免异常的胚胎;亦可先试怀孕,然后做产前检查胎儿染色体,一旦发现致使命或致畸的染色体异常,则可选择终止怀孕。

  ⑵血液高凝状态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两类。我国患者中以获得性(后天性)为常见,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所致的血栓性疾病,对此类患者可采用特殊的免疫抑制和抗凝治疗。

  ⑶子宫原因如患者患有较大的子宫肌瘤、子宫畸形或宫腔粘连等疾病,也易发生ERSA。

  此类患者可以通过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磁共振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并可通过手术整形的方法得到有效治疗。

  ⑷内分泌原因ERSA患者中比较常见的原因为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足、高催乳素血症等内分泌因素,此外甲状腺、肾上腺的功能异常也容易导致ERSA。

  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ERSA经过促排卵和黄体支持等内分泌治疗,其效果是最佳的,治疗后再次妊娠成功率可达90%以上。

  ⑸免疫因素ERSA患者中部分患者与自身抗体产生有关,即可能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称为自身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其主要依据为在这部分患者体内可检出自身抗体,以抗磷脂抗体为多见;其它为抗核抗体。另外部分患者可能与对胎儿父系抗原低反应性有关,称为同种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这类患者的体内缺乏封闭抗体。

上一篇: 不孕不育症与辅助生殖技术 (原创)

下一篇: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转载)

医生其他文章

好孕帮医疗服务咨询

13121369230

为保护你的信息,对话将会加密,敬请放心垂询!

好孕帮助您更快好孕!

医学服务
13121369230

入群免费观看

二维码1
添加微信号,拉你进群 微信号:xiaoguwentangtang
下载二维码
引导图

预约专家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预约成功会及时通知您

郑重承诺,信息保密

预约成功

好孕帮顾问会及时与您确认专家预约时间,请保持手机畅通

*提交后,将会有专业医助与你联系,请留意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