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共识定义LOH为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中的一种,其特征是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睾酮水平下降,患者表现出由雄激素水平低下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症状和体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梁世坤
LOH 比较常见的三个表现是 性功能低下、 肥胖 和体力下降 ,近期也有研究提示睡眠障碍可能与 LOH 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LOH 往往与其他慢性疾病同时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共病”现象,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 抑郁 、 骨质疏松 、认知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言而喻,这些疾病严重影响男性生活质量。
据专家介绍,目前流行病学文献中报道的 LOH 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东方人中 LOH 发病率大致为 10%~20%,而西方人中 LOH 发病率大致为 16%~40%。总的来说,LOH 的发病率并不低。
然而,由于发病过程缓慢,加之公众的疾病认知匮乏,LOH极易被患者忽视,我国LOH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远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新共识展现新标准、新数据
自2014年中国首部《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诊疗专家共识》发布以来,LOH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诊疗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在孙颖浩院士的牵头下,15位泌尿外科和男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编纂发布了新版专家共识。
新版共识 参考了 2018 年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和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以及近 5~10 年来发表的新研究,产生的新数据。
那么,相较于2014年的旧版共识,新版共识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1
以往睾酮缺乏相关症状的评估建议通过问卷完成,2014版共识推荐老年男子雄激素缺乏调查表(ADAM量表)和增龄男性症状评分量表(AMS量表)作为诊断和鉴别LOH的依据。
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虽然AMS和ADAM量表在不同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也有研究认为问卷的特异性较低,不适用于单独作为诊断LOH的工具。新版共识的诊断标准指出关注症状,不局限于问卷形式,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中LOH诊断的便捷性。”也就是说,临床医生通过熟悉 LOH 的常见症状(性功能障碍、 肥胖 、精力和体力下降、 抑郁 等)和常见共病(ED、糖尿病、 骨质疏松 、高血脂、高血压等) 可以做到更有效,更快捷地筛查。
新版共识提出重视鉴别诊断,共识认为, LOH的诊断应基于睾酮缺乏的相关症状(包括性功能障碍症状、体能下降症状、心血管症状和精神心理症状),同时结合血清睾酮或血清游离睾酮下降来判断,两者相辅相成。 当有症状且TT(总睾酮)低下时应当重视对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催乳素(PRL)的检测,以便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进行鉴别。
2
新版共识认为,一旦LOH诊断明确,应进行睾酮补充治疗。 在LOH诊断依据不充分但高度可疑时,则可进行试探性的睾酮补充治疗, 以达到明确诊断和改善症状的双重目的。
睾酮补充治疗指通过外源性补充睾酮,恢复机体的正常睾酮生理浓度,进而改善由于睾酮缺乏而导致的生理变化及临床症状。按照给药途径,补充睾酮治疗可分为口服、肌肉注射、凝胶或经皮给药、皮下埋植制剂等方式。新版共识指出,各种制剂的优缺点不同,适合人群各有侧重,需要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选择, 口服睾酮制剂可能尤其适用于老年LOH患者。
针对部分医学观点对睾酮补充治疗安全性的顾虑,新版共识援引大量证据,对此进行了新的论证。共识指出,累计证据并不支持睾酮补充治疗与前列腺癌发生之间存在关联。共识也对睾酮补充治疗对于前列腺癌合并LOH患者、前列腺癌根治术后LOH患者、前列腺癌接受放疗的LOH患者等人群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指出目前所有证据并不支持睾酮补充治疗对于前列腺癌患者不安全。
专家认为,“对睾酮补充治疗安全性的担忧一直是很多LOH患者获得规范化治疗的阻碍。新版共识重新评估了睾酮补充治疗与前列腺癌、下尿路刺激症状及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刷新了人们对睾酮补充治疗的认知,打破了旧有观念的桎梏,无疑将大大提高临床医生规范用药治疗LOH的信心。”
未来我们能做些什么?
“目前大众对LOH的认识水平比较低,患者不认为这是一个病,不去医院就诊,估计去医院就诊的不会超过 5%。就算明确诊断了,很多人谈到激素补充治疗,犹如“洪水猛兽”,对雄激素补充的安全性存在顾虑。”在场的专家指出,“ 除了大众,临床上有些医生仍碍于睾酮补充治疗的安全性问题不敢用药,也让LOH的诊疗桎梏不前 ”。
“重要的是提高认识,包括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认识,这一点上,我们有许多事情可以去做。另外,我们需要建立更加明确的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方案,保证医生的可操作性,也保证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未来也可以考虑编写LOH 科普手册,让更多患者了解这个疾病。”
孙颖浩院士 强调:“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的发病人群将进一步扩大。LOH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提高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加强用药的规范化对于改善国民健康来说意义重大。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接受度,让更多人受益于规范化的治疗方式。”
——
参考文献: 2018版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