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中医院妇科 赵齐生
痛经是指伴随月经来潮发生的周期性 腹痛 、腰骶 疼痛 ,是 妇科 的常见病,原因较为复杂。临床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病因不是很清楚,与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崩解释放的致痛物质及疼痛感觉神经过于敏感有关;继发性痛经与子宫位置异常、宫口狭窄、 盆腔炎 、 子宫内膜异位症 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中医疗法效果较好,但也存在远期效果不巩固,易于复发的缺点。通过临床观察,本病的最终疗效与治疗用药的时机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能够坚持按周期调治,常能收到相对满意的效果。周其疗法就是根据月经周期中,冲任子宫气血转化的基本规律,在辨证审因基础上分期调治,努力促进子宫气血运行、内膜成熟,改善子宫内环境,从而解决痛经问题。 营口市中医院妇科赵齐生
1、痛经发生的病理机制
痛经的发生与体质因素、经行前后特定的气血变化状态有关。非行经期,冲任精血相对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子宫脉气明显变化,不会发生疼痛。而于经期及经行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溢泻,子宫由气盛血旺至经行气血空虚,宫内环境变化急骤,病邪趁虚而作,阻遏气血,以至不通则痛;或导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基本病因病机归纳为:经期或经行产后外感、饮食、情志损伤,房室失禁、禀赋补足、肝脾肾虚等,导致气虚、气滞、寒凝血瘀、湿热内蕴影响胞宫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些病理变化长期存在,不会因为经间期而缓解或因为行经而活动加剧,而是平时蓄积,经期发作。
非经期冲任气血平和,是相对经期的冲任期血动荡而言,内环境在致病因素的干扰下,很难达到健康状态的平和局面。子宫作为有形的物质器官,本身也需要气血供养,在气虚、气滞、寒凝、血瘀的状态下,难以保证定期藏泻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于经行间期,不能因为无明显的疼痛而忽视了治疗的有效时机。月经的本质并非是简单的冲任精血注入子宫,满而外溢。而是一个气血精微量的积累过程,以子宫内膜的形式进行不断的形态和功能的转化,排除的经血是经历质变后产生的代谢废物。
2、经间期缓则治本
从月经干净至下次月经来朝前两周为月经间期,此时痛经患者的机体状态同样能够反映出发病的本质,可以通过日常机体感受、舌象、脉象变化、颜面皮肤变化等病理信息的流露,结合疼痛的发作特点,进行综合辨证分析,力求在静态演化过程中组止病情进展。对于辨证为寒凝、气滞、血瘀等实邪为患者,于经间期着重扶正祛邪、轻剂缓投,稍稍佐以温经散寒、化痰除瘀之品,以期标本兼治。杜绝使用那些较强的辛干发散、香燥走串、攻破止痛之品。既然是经间治疗,无痛可辨,更当以缓则治本为主。通常根据不同临床分型,常以四物汤、逍遥汤、调肝汤、左归饮主方,加减化裁随证施治。偏于气滞则逍遥加味:当归 白芍 柴胡 茯苓 白术 香附 郁金 川芎 丹参 菟丝子 川断;寒凝血瘀,四物汤加味: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 五灵脂 杜仲 寄生 牛膝:肝肾不足,调肝汤加味:当归 白芍 山茱萸 巴戟天 山药 甘草 杜仲 熟地 菟丝子;肾精亏损,左归丸加味:菟丝子 牛膝 枸杞子 山药 熟地 龟板胶 鹿角胶 杜仲 山茱萸。对于确实于经间期无证可辨者,结合其痛经表现进行回顾行症状分析,酌情采用中成药如逍遥丸、左归丸、右归丸、龟鹿补肾丸、血府逐瘀丸等。
3、经前期标本兼治
月经来潮前两周为经前期,子宫内膜渐至成熟,宫内发生着精微蓄积转化,由盛至衰的动荡。月经来潮,是对前一周期的自身否定。宫内气血旺盛,运行通畅,内膜组织得以充分发育,完全成熟,能够完成彻底地崩解脱落,而且能够自然的从宫腔排出,那么月经来潮过程比较顺畅:然而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如肾气不足、气血亏虚则内膜很难成熟;如肝气郁滞、寒凝血瘀、热灼血瘀则内膜同样失养,衰败崩解的内膜也因气血运行迟滞难于排出宫腔,从而增加了月经来潮的难度,出现痛经症状。因此,于经前两周,适应宫内气血转化的趋势,及时用药,是治疗痛经的关键。尽管尚无明显的疼痛症状,但 头晕 、乳胀、便溏、腰酸、口糜、 风疹 块等经前反应则有可能出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宫内气血变化对全身脏腑、经络的影响。治疗上仍然要求瑾守病机,标本兼治。这一特定时期要求用药足量,力不虚发。根据气滞、寒凝、血瘀、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病理机制,而投以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汤、调肝汤、人参归脾汤,同时结合宫内精气转化的生理特点,辨证遣方的基础上,均配合使用景岳归肾汤,以期标本兼治。
4、行经期因势利导 巩固疗效
行经期是痛经发生的特殊病理时期,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行经最初一至两天少腹部疼痛,或腰背肢体疼痛,在经历了经间期及经前期的系统治疗以后,尽管痛势减轻,但治疗不能松懈,此时治疗的目的并不在于简单的止痛,更在于使残经败血充分的排除,促进新生的内膜组织健康的生长,以确保下一月经周期顺利进行。因此,在周期治疗痛经过程中,除旧生新是月经期的基本治疗原则,除旧以活血化瘀为主,生新则着重于调理肝脾肾:调肝体现调经必先调气的治疗大法;理脾在于滋血之源;养肾则补足精气以安血之室。用药基本以血府逐瘀汤合归肾汤为主,具体兼证加减用药同前。精气血全面调整,于经期冲任之脉泻而复充,子宫内膜初生之际,通过辅助正气以克服残余病邪对月经的影响,使胞宫精血变化进入健康有序状态,解决痛经的根本问题。
当然,关于本病的治疗,还要灵活针对患者就诊的时间,具体用药措施依据月经周期而定,多数患者于经前期因惧怕痛经而就诊,或者因经期剧烈疼痛而就诊。可以采用针灸、穴位注射等方法及时缓解疼痛,同时进行周期调理。
本病治疗,欲求确切疗效,徒以辛文燥烈之品仅能取得一时之效,短期的经前或经期用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痛经患者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精血变化的趋势,尚未见临床实验或其他理论研究所提及,但肯定存在某些细胞因子、分子化合物的异常,中药周期调经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行之有效。常用的治疗痛经的有效方剂—少府逐瘀汤,被王清任称为种子如神方,或许从侧面告诉我们痛经确实存在精血不足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