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春季发病为主。
风疹是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对孕妇影响较小,但对胎儿危害极大,可导致流产、畸形及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等,其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 河南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中心·男科宋艳丽
致病机理
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的侵入则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死亡,应引起重视。确切的风疹病毒使胎儿致病和致畸的机制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风疹病毒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使胎儿致病,即母体形成病毒血症,通过血液、胎盘屏障造成胎儿感染。感染科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心、脑、肝等部位,造成多脏器受累,并损伤血管系统,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和发育缺陷。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器官炎症( 脑炎 、 肝炎 和视网膜炎等)和畸形(小头、小眼球、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室间隔缺损)。
临床特征
风疹病毒感染后潜伏期较长,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及颈部、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明显压痛,1-2天后出疹,为散发性浅红色斑丘疹,皮疹3天消退,与麻疹相似,出疹后鼻咽分泌物可分离到风疹病毒病原体,血清中可检出风疹病毒抗体IgM。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天缺陷,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治疗及预后
先天性风疹综合证虽临床症状不重,无特殊病理损伤,只需对症处理即可。预防和控制风疹病毒是防止和降低风疹病毒综合症的重要措施。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异、确切的治疗方法,预防母体感染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故准备怀孕前检查风疹病毒是否感染非常必要。
风险评估与预防
1.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风疹病毒可感染胎盘,并进一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的各个脏器,导致胎儿畸形及胎儿流产或死亡。孕期越早,胎儿感染几率越大。孕后4周内感染,约50%的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孕后4-8周内感染,约25%的胎儿受染;孕8-12周感染,约10%的胎儿感染;而感染发生在此后的孕周内则有不到1%的胎儿受染。
2.关于孕妇风疹病毒感染的监测,对妊娠4个月内,尤其是妊娠早期孕妇,进行风疹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在皮疹或 感冒 样症状出现后1-2周,检测风疹病毒IgM特异性抗体阳性,表示近期有急性风疹病毒感染。但1次阳性结果不能作为指导终止妊娠的依据;阴性表示一般无急性感染;风疹病毒IgM和IgG同时阳性的孕妇,应尽可能同时多次检测。婚前或孕前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者,虽对于妊娠可以不顾虑,但仍应考虑病毒的IgM和IgG抗体;对风疹病毒IgM阳性的孕妇应定期多次检测,尤其是风疹病毒IgM持续超过3个月不消失者,应高度怀疑宫内感染的可能,可通过绒毛活组织检查,抽取羊水、脐带血、胎儿血检测,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宫内感染。
3.对确定有风疹病毒宫内感染者应劝其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