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中常有细心的患者在接受抽血检查时,观察到自己的血液颜色发黑,着急地问:大夫,我的血颜色为什么是黑色的,不应该是红色的吗?针对此类疑问,在此谨以自身所学、从男科学角度尝试做一下科普探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张修举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等。人的血液颜色主要是血红蛋白决定的,动脉血富含氧气,氧合血红蛋白多,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少,还原血红蛋白多,颜色暗红,有时接近于黑色。一般来说,健康人的血液呈红色、暗红色。当体内出现特殊情况时,血液中承载的二氧化碳多于含氧量,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血液颜色也越加深暗。或者在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等情况时,血液的颜色也会加深。
血液呈现黑色并不一定就是疾病所致,但从健康角度出发,若血液颜色过黑,可能预示着不良因素的存在,如熬夜(或 失眠 )、饮水少、饮食结构失衡等。 “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脏有解毒的作用,人体按时睡眠及睡眠质量对血液的净化作用尤为重要。此外,应注意 多饮水 ,尤其是 早晨起床后。 应 少食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荤腥厚味食物,少食甜食。平时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坚持锻炼身体 , 如 慢跑、游泳、快走等, 可促进血液循环。
本文系张修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 www.haodf.com )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