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某, 女, 27岁,冻手冻脚20余年。
自幼年起,每年从秋天开始出现双手、双足 冻疮 ,继而溃烂,直到次年春夏之交 冻疮 才能愈合,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曾经内服中药(当归四逆汤)外用 冻疮 膏等治疗,效果欠佳。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杨强
2017年11月4日首诊见:今年入秋以来,手足 冻疮 如期而至,先是双手,继而双足,手足背面见数个紫斑,麻木、 疼痛 ,见热则瘙痒难忍,皮肤尚未破溃,四肢发凉,畏寒怕冷,月经惯长,色暗,挟衃,腰酸,乳胀,不知饥,夜寐、二便尚可,舌薄腻,脉沉细。
辨证处方:厥阴病,血虚血瘀,肝肾阳虚,肝气郁结,当归四逆汤加减。
黄附块15先煎,当归12,肉桂3,仙茅30,桂枝9,柴胡9,熟地15,细辛3,菟丝子30,通草6,玉米须15,甘草3。
嘱:勿食凉的食物水果,注意防寒保暖。
2017年12月16日二诊见:左手未冻,右手仍冻,月经较前顺畅,手脚渐暖,胃纳增加,二便、夜寐尚可,舌红苔薄腻,脉沉细。面部散发 痤疮 。
辨证处方:黄附块9,当归12,肉桂3,仙茅30,桂枝9,柴胡9,熟地15,细辛3,菟丝子30,通草6,玉米须15,甘草3,连翘9。
2018年1月13日三诊见:未再冻手,脚亦未冻,再坚持坚持。
辨证处方:黄附块9,当归12,肉桂3,仙茅30,桂枝9,柴胡9,熟地15,细辛3,菟丝子30,通草6,玉米须15,甘草3,僵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