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内分泌特征为血清LH升高,雄激素升高。会发生以下症状体征:
1、卵巢变化
大体检查:双侧卵巢均匀性增大,为正常妇女的2-5倍,呈灰白色,包膜增厚、坚韧。切面见卵巢白膜均匀性增厚,较正常厚2-4倍,白膜下可见大小不等、≥12个囊性卵泡,直径在2-9mm。镜下见白膜增厚、硬化,皮质表层纤维化,细胞少,血管显著存在。白膜下见多个不成熟阶段呈囊性扩张的卵泡及闭锁卵泡,无成熟卵泡生成及排卵迹象。
2、子宫内膜变化
因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呈现不同程度增殖性改变,如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甚至呈不典型增生。长期持续无排卵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几率。
多囊卵巢起病多见于青春期,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降低雄激素水平,调整月经周期,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排卵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危害大,那么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啥
持续分泌的雌酮和一定水平雌二醇作用于下丘脑及垂体,对LH分泌呈正反馈,使LH分泌幅度及频率增加,呈持续高水平,无周期性,不形成月经中期LH峰,故无排卵发生。雌激素又对FSH分泌呈负反馈,使FSH水平相对降低,LH/FSH比例增大。
高水平LH又促进卵巢分泌雄激素,低水平FSH持续刺激,使卵巢内小卵泡发育停止,无优势卵泡形成,从而形成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的恶性循环,导致卵巢多囊样改变。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生物学效能低于正常,称为胰岛素抵抗。约5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过量胰岛素作用于垂体的胰岛受体,可增强LH释放并促进卵巢和肾上腺分泌雄激素,又通过抑制肝脏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合成,使游离睾酮增加。
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
50%患者存在脱氢表雄酮及脱氢表雄酮硫酸盐升高,可能与肾上腺皮质网状带P450c17α酶活性增加、肾上腺细胞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敏感性增加和功能亢进有关。脱氢表雄酮硫酸盐升高提示过多的雄激素来自肾上腺。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起病于青春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失调、雄激素过量和肥胖。
1、月经失调
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最主要症状。多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35日至6个月)或闭经,毕竟钱常有经量过少或月经稀发。也可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或经期或经量无规律性。
2、不孕
生育期妇女因排卵障碍导致不孕。
3、多毛、痤疮
是高雄激素血症最常见表现。出现不同程度多毛,以性毛为主,阴毛浓密且呈男性型倾向,延及肛周、腹股沟或腹中线,也有上唇细须或乳晕周围有长毛出现等。油脂性皮肤及痤疮常见,与体内雄激素积聚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4、肥胖
50%以上患者肥胖(体重指数≥25kg/m2),且常呈腹部肥胖型(腰围/臀围≥0.80)。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游离睾酮比例增加与瘦素抵抗有关。
5、黑棘皮症
阴唇、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皱褶部位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目前较多采用的诊断标准是欧洲生殖和胚胎医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会2003年提出的鹿特丹标准:
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好高雄激素血症;
3、卵巢多囊改变:超声提示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12个,或卵巢体积≥10ml;
4、以上三项中符合两项,并排除其它高雄激素病因,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种类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法:
1、调节月经周期:定期合理应用药物,对抗雄激素作用并控制月经周期非常重要。
①口服避孕药:为雌孕激素联合周期疗法,孕激素通过负反馈一直垂体LH异常高分泌,减少卵巢产生雌激素,并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一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和调节月经周期;雌激素可促进肝脏产生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导致游离睾酮减少。常用口服短效避孕药,周期性服用,疗程一般为3-6个月,可重复使用。能有效抑制毛发生长和治疗痤疮。
②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可调节月经并保护子宫内膜。对LH过高分泌同样有抑制作用。亦可达到恢复排卵效果。
2、降低血雄激素水平:
①糖皮质类固醇: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雄激素过多为肾上腺来源或肾上腺和卵巢混合来源者。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没晚0.25mg口服,能有效抑制脱氢表雄酮硫酸盐浓度。剂量不宜超过每日0.5mg,以免过度抑制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②环丙孕酮:为17α-羟孕酮类衍生物,具有很强的抗雄激素作用,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体内睾酮水平降低。与炔雌醇组成口服避孕药,对降低高雄激素血症和治疗高雄激素体征有效。
③螺内酯:是醛固酮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抗雄激素机制是抑制卵巢和肾上腺合成雄激素,增强雄激素分解,并有在毛囊竞争雄激素受体作用。抗雄激素剂量为每日40-200mg,治疗多毛需用药6-9个月。出现月经不规则时,可与口服避孕药联合应用。
3、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患者常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可抑制肝脏合成葡萄糖,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降低学胰岛素水平达到纠正患者高雄激素状态,改善卵巢排卵功能,提高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常用剂量为每次口服500mg,每日2-3次。
4、诱发排卵:对有生育要求者在生活方式调整、抗雄激素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基础治疗后,进行促排卵治疗。氯米芬为一线促排卵药物,氯米芬抵抗患者可给予二线促排卵药物,如促性腺激素等。诱发排卵时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需严密监测,加强预防措施。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1、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
对LH和有利睾酮升高者效果较好。此方法的促排卵机制为:破坏产生雄激素的卵巢间质,简洁调节垂体-卵巢轴,使血清LH及睾酮水平下降,增加妊娠机会,并可能降低流产的危险。在腹腔镜下对多囊卵巢应用电针或激光打孔,每侧卵巢打孔4个为宜,并且注意打孔深度和避开卵巢门,可获得90%排卵率和70%妊娠率。但这种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治疗无效、盆腔粘连及卵巢功能低下等。
2、卵巢楔形切除术
将双侧卵巢各楔形切除1/3可降低雄激素水平,减轻多毛症状,提高妊娠率。术后卵巢周围粘连发生率较高,临床已不常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朋友会因为排卵障碍导致不孕,那么多囊备孕成功经验有哪些?多囊备孕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排卵监控,观察排卵期以及在排卵期同房可提高受孕几率。如果女性生育年龄比较早,多囊备孕成功几率也会高一些。另外,根据需要进行促排卵治疗对怀孕有一定打帮助,平时注意加强锻炼,保持营养均衡,作息规律,这样能够提高多囊备孕成功几率。多囊备孕成功经验可以参考以下六种方法:
1、监控排卵:正常女性一般来说每月会有一个优势卵泡,但是多囊卵巢的女性可能不是每月都有优势卵泡的发育。因此,对于排卵的监控十分重要。监控排卵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过针对多囊卵巢囊肿的女性朋友,最好是选择B超监控排卵,因为阴道B超监测法目前最为准确的测排卵方法,通常来说B超监测排卵,能正确预知排卵日期,升高受孕时机。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可以不要同房,频繁同房会影响精子的质量。
2、早生育: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30岁,年龄越大,受孕几率也会减小。多囊备孕的女性最好选择在最佳生育年龄受孕,成功受孕的几率会相对高一些。
3、促排卵治疗:促排卵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打针促排卵、服用药物、中药调理等,通过促排卵治疗,促排以后继续监测并同房,让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受孕几率更大。
4、饮食均衡: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该讲究营养,多选择一些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
5、适当运动:多囊备孕的女性朋友需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对成功受孕也有帮助。但应注意运动得当,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6、作息规律:备孕的女性朋友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可能不要熬夜,调理好月经周期,不影响排卵。
多囊促排怀孕成功率没有准确的数据说明,但是也是有成功可能性的,会比自然受孕的多囊备孕几率高很多。因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正常排卵会有影响,多囊想自然受孕的几率是相对一般女性而言是很低的。不过建议女性患有多囊需要先治疗,然后再准备怀孕,这样对宝宝身体才更好。多囊卵巢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另一种是手术治疗。
根据医学实验研究证明,正常夫妻即使在排卵时间前后同房,其受孕几率也只有27%,即只有四分之一的夫妻能成功受孕。而多囊促排怀孕成功率和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排卵监控、卵子质量、精子质量等。影响多囊促排怀孕成功率因素有:
1、排卵监控:如果在促排卵后没有准确监控到排卵期,没有在排卵期同房,那么多囊备孕成功率也会降低。
2、卵子质量:另外有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朋友为了提高受孕几率,采用促排卵的方法,如果卵泡发育不良,强行在短期内运用促排卵药,强制其排卵,虽然卵子也能排出,但由于这样排出的卵子发育不成熟,所以不能正常受孕。即便精卵结合,也会容易出现流产、死胎等情况。因此建议先调理好内分泌,有正常卵泡生成后再科学地促排卵。
3、精子质量:有些夫妻频繁同房,导致精子质量降低,在排卵期同房,精子质量不够高导致受孕失败。据研究报道,精子的质量和性交频率有很大关系,性交过于频繁,每天一次或者多次,都会导致精子数量和成熟度下降,异常精子的数量也会增多,受孕的成功率也会下降。因此,对于多囊女性,在排卵期前应该禁止同房,提高精子质量,提高多囊备孕成功率。
与三甲名医零距离,试管婴儿远程问诊
相关百科
预约专家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预约成功会及时通知您
预约成功
好孕帮顾问会及时与您确认专家预约时间,请保持手机畅通